第387部分 (第1/4页)

杨永泰摇摇头,道:“这倒不怕。”,说着,一指湖北等地道:“现在正值江南雨季,最近一段时间,长江全线出现大到暴雨的情况,长江水大涨,凶猛无比,水流湍急,前些日子,我曾去下江望江楼查看过长江的水势,平日里的客轮也因为长江水暴涨而停止了运输业务,无论是孙连仲还是阎锡山的增援部队,最多到达汉阳一线,想要过长江,取江北的武昌无异于痴心妄想。”

“那按照畅卿的意思……”

蒋中正看了看地图,还是有些顾虑的道。

“放弃孝感,全线退守到汉阳、江汉两个地方,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对来犯之敌进行沉重打击,为了应对不测,应立刻通知钱大钧,让其征调所有民船、客轮、渔船,学三国时期,将船连为一体,一旦出现败势,便可做出接应,退回长江以南,和钱大钧的部队进行回合,然后将所有的船只进行销毁,依靠长江天险防备来犯之敌,现在,安徽境内的长江以南城市,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中,电令各地之守军,将所有的船只亦全部销毁。”

顿了顿,杨永泰又道:“没有了船,饶是孙连仲本领再大,总不能和士兵们游泳渡过长江吧,只怕没有现在的长江水势,他们也不敢。”

蒋某人和何应钦闻听,俱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正如杨永泰所说,没有了可以过江的船只,你即便能游过长江,又能如何,武汉南岸的守备军,只要在长江拉起防御工事,只怕还没有渡过长江,就被乱枪打死在了凶猛的江水之中了。

不过,杨永泰的提议,也有他的弊端,如此一来,也就间接等于放弃了河南、山东全部、安徽、江苏北部,等于说这场中原大会战,他蒋某人不但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反而将兵力搜索,进一步压榨了他的生存空间。而等于宣布了阎锡山、冯玉祥的讨伐军取得了大片中原的土地。

一旦进入冬季,江水减少,对方定然还会渡江而直逼南京,不过,到时候他也有了喘息的机会,再和阎锡山的讨伐军一决雌雄也未尝不可。

而且,他也已经猜测到,一旦讨伐军取得中原大会战的胜利,肯定会因为利益的分配出现争执,到时候从内部进行瓦解,再逐个击破的话,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计策,换个角度想想,其实现在苦苦支撑对于他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好处。

自己的部队不但伤亡惨重,而且消耗极大,武器弹药更是无法得到充足的提供,倒不如以退为进,让他们内部先起了矛盾,自己到时候再来个左手渔翁之利,将自己失去的东西一点点的讨要回来。

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山东之部队!

相对于蒋中正的处境,张宗昌此时显得则更为糟糕,作为此次事件的直接导火索,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且,从上海开始的游行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已经开始蔓延到全国各地,比之数月之前更为空前,尤其是处于风暴中心的山东,声势更是浩大,不堪被张宗昌压榨,或者被他手下的士兵曾经打压过的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等地的老百姓、工人、商人纷纷走到街头,高喊口号,让张宗昌下台,滚出山东,甚至有些过激的民众,更是冲到了各地军队的驻地进行抗议,不过却遭到了血腥的镇压。

一时之间,更是激起千层浪,全国的反张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大有将其淹没在口水之中的趋势,而且,各地的报纸也以此为契机,对张宗昌口诛笔伐,对其在山东的所作所为全部罗列了出来登上了报纸,短短几日,张宗昌就成了众矢之的,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虽然在杜海生的新闻发布会内容登到报纸上的第二天,张宗昌就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在报纸上进行道歉,并且恳请民众的原谅。

不过,民众已被他欺骗过一次,又怎能再相信他的谎言,这一次,他不但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同情,反而适得其反,遭到了更为激烈的抨击。

八月六日,蒋中正在和何应钦、杨永泰商量完对策后的第二日,便通过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咽喉报纸进行了大篇的报道,声称南京国民政府在此次事件中也是受害者,被张宗昌的外表所蒙蔽,并对事情的真相没有查明之前就做出表态而进行道歉。

不但如此,甚至态度再度发生转变,痛批张宗昌在山东之暴|政,为祸一方,而将自己说的跟一个受到无辜伤害的大姑娘一样。

将南京国民政府在此次事件中所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全部推卸了出去,甚至有些还栽赃到了张宗昌的头上。

世态炎凉,落井下石,恐怕也不过只是如此。

与此同时,蒋中正还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