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间“拉斐尔室”中有《雅典学园》和《耶路撒冷的洗劫》等壁画,画廊里有拉斐尔的《佛利格诺的圣母》和《基督升天》等名画,而这仅仅是全部精品中少数最出名的,精品数不胜数。

2。圣彼得大教堂:如果欧洲只能选出一个景点,我个人的推荐是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廊柱、穹顶、建筑设计、雕塑和壁画,每一件都是名家名作,都可以在艺术史上写下重重一笔。进教堂的服装检查非常严格,短裤和无袖上衣不得进入。

3。西斯廷礼拜堂:位于梵蒂冈内,米开朗琪罗按照《旧约》绘制的天顶和《最后的审判》,四周有波提切利和吉兰达约等名家壁画。

4。弗朗切斯圣路吉教堂:卡拉瓦乔壁画《马修的召唤》;圣奥古斯丁教堂:卡拉瓦乔壁画《朝圣者的圣母》。

5。圣阿格尼斯教堂:波洛米尼设计的曲线优美的正面;广场上有四河喷泉,贝尼尼设计。

6。维多利亚圣母教堂:圣苏珊娜大街,贝尼尼的雕塑《圣特蕾莎的狂喜》;圣方济各教堂:贝尼尼雕塑《祝福的路易莎》;巴贝里尼广场:贝尼尼特莱顿喷泉。

7。波各赛美术馆:罗马最重要的艺术馆,存有贝尼尼、拉斐尔、卡拉瓦乔重要作品。

推荐阅读:

《中世纪哲学精神》

'法'吉尔松(1884~1978) 沈青松译

自文艺复兴以来,反击神学哲学的书籍远比澄清和辩护的书籍多。中世纪的哲学往往被纳入神学领域,普通教材谈到哲人,常常从柏拉图跳到启蒙运动,对中间过程一带而过。

然而中世纪哲学自有其深意所在。《中世纪哲学精神》想要澄清的就是这一点。这是一本难得的耐心之作,从每一个环节,试图还原中世纪哲学家思考的方式和其中有道理的地方。

中世纪哲学家比我们想象的更理性,他们如此重视思索自我和意义,从自我深入,寻找天主的存在,将万事万物放入意义的框架,这种深入和自省都是我们现代人深深匮乏的。

“假如我们当代人不再像莱布尼兹那样毫不犹豫地引用《天主之城》和《福音》,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逃脱了两者的影响。

“天主教哲学家所自问者,是在他透过信仰相信为真理的命题中,是否有一些也可以由理性来认识为真理?”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意'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 马清槐译

托马斯·阿奎那开创了后世称作的托马斯主义。他是中世纪与现代的分野,从阿奎那开始,对亚里士多德的重新解读和对理性的重视开启了现代思想的蓬勃。正是阿奎那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在他之前,受到奥古斯丁影响,人们更重视内心的体悟——以理解神的光辉,才使得在他之后,自然万物重新回到哲学的聚光灯下。

阿奎那在政治上最著名的贡献就是对自然法的论述。他的理论框架自洽、符合逻辑,在宗教的时代背景中也显得合理。他由神的存有推导出人世间应有的政治模式,他相信“人是政治的动物”这一亚里士多德命题,并将其成功地纳入神的框架。他和孟子在论述善政与暴政时有诸多相像,但出发点和论述过程都有许多不同。

“上帝对于创造物的合理领导,就像宇宙的君王那样具有法律的性质……这种法律我们称之为永恒法。

“理性的动物在某种程度上分享神的智慧,并由此产主一种自然的倾向以从事适当的行动和目的。这种理性动物之参与永恒法,就叫做自然法。

“在推理时,我们从天然懂得的不言自明的原理出发,达到各种科学的结论,这类结论不是固有的,是运用推理的功夫得出的;同样地,人类的推理也必须从自然法的箴规出发,达到其他比较特殊的安排。这种靠推理的力量得出的特殊的安排就叫做人法。”

《发现教堂的艺术》

'英'理查·泰勒(1967~) 李毓昭译

对于一次欧洲的旅行,这本书是非常有帮助的旅行助手,很可惜在我们出发之前并没有读过。这本书并没有很深的教义或美学哲学,而是非常清楚明白地讲了教堂各种艺术元素中蕴含的意义。欧洲的教堂是最美的景点,理解这些元素,对欣赏教堂意义非常。

作者分教堂陈设、神学概念、圣经故事、动植物和符号几大方面介绍了教堂的方方面面,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意象足够写出很多本不同的《达·芬奇密码》。最重要的部分是圣经故事和圣徒,关于如何辨认一个故事和一个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