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1/4页)

岚烟见她先直视过来,神情端肃郑重,就知她有些想法;旋即见她凝目,很快又是一副了然神情,知道自己苦思多日的打算她只略一思索就都明白了,不由也佩服她的智慧。岚烟自己的部下早就知道这个计划,纩煜的部众听她发了话自然也不会再有什么想法,当下他环视左右,见众人都看着他,并无一人发言,便点点头,一反刚才的谦和形象,神情凛冽肃然道:“好,既然大家都没有其它的建议,那么就按此计划执行。”

他开始发布命令,声音清晰温润低沉,语气却半分不容抗拒,每项命令发出,领命的将领必须完整复述一遍,命令已毕又再环视左右:“这是我们两个部队第一次合作,本次战役又是帝国对凤朝战役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各位要相互配合,精诚合作,为轩辕——”

众将同时立正,沉声低呼:“为轩辕!”

纩煜见他这般干脆利索、气度轩然,于部队调派与任务分派上也只考虑最好配合,全然没有亲疏之分,便也有些敬佩;再者她虽然事前就听说这一幕是轩辕军队在行动前的例行公事,到亲身经历的时候,依然觉得气氛立时一改,让听的人都觉得精神一振,热血沸腾,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她不禁庆幸自己做了这样的选择,也渴望有一日自己再次如这般沙场点兵,带着将士们,带着昂扬斗志奔赴战场,哪怕是与蒙泽一战! 不过眼下似乎还不到斗志昂扬的时候,因为接下来十来天的攻城战斗都是佯攻。由于有了纩煜的加入,尤其是她的部下有三万四千人都是步兵,岚烟已经有了足够的人手完成对碧梧城的包围。包围完成之后就是造势。

连着造了十几天势,造了那么多攻城器械,就在东面的主城门与另外两个辅城门外摆开了阵势。岚烟与纩煜带着各自的参谋人员整日里围绕着碧梧城东门转悠,指指点点,让城内文臣武将连小兵都警惕非常,抓紧一切时间努劣强防卫,准备各种守城器械,连百姓家里的油都搜刮来预备在对方登城之时往下浇。

值此艰难时刻,城内却不能众志成城。

早在十几天前,就有武将提议将碧梧城内军队分出大部分去守卫西阊,同时打通蕴华,这样将国家所有军怜中与一城,却又不寻找战机实在不是个办法,轩辕骑兵虽然厉害,步兵也有步兵的优势,不能因为两次小规模的偷袭不成功就放弃努力;况且这么等下去并不是办法,且不说轩辕有那么厉害的武器,要是等她们将周围收拾妥当,调了重兵来,这城再大,没有后勤,这样坐吃山空早晚也是守不住的。

问题是武将有武将的想法,文臣有文臣的计较,清楠丢了,成山死了,自当剑只碧梧一路十几个州县没一个守住了,碧梧城外一战又输了,这一次次的失利在她们看来就是武将无能;什么擅守、擅攻、或者攻守皆稳,不过都是浪得虚名,如果说清楠之战还有内奸之因,那么成山败在邺茄就太说不过去了,更别提碧梧城外之战,十五万大军以逸待劳,却死伤惨重地让人家几万人马给打回来了。

既然武将不成,还是听文臣的吧,毕竟文臣掌管着朝堂,她们认为或许应该毕其功于一役,如果轩辕要想完成占领就不可能放着碧梧城不管,那么她们必须攻城,而碧梧城墙高城大储备甚多,守城又是依靠步兵,轩辕的优势或许就成了她们的劣势呢。

文臣武将相持不下,结果就是武将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因为离开文臣手中的后勤供应,武将们简直寸步难行;而起决定作用的皇帝,又是个贯能空谈真遇到点儿事就没主意的主,坐在堂皇华贵的凤座上听着文臣武将们挣来扯去,一时觉得人人说的都有理,可又没人能给她个万无一失的保证;而没有保证的事,凤飞霄此时真的不愿意干,如果某个行动再次失败可怎么办?那她的安全保障不是又少了么?

扯皮的结果就是城外又来了个纩煜,还带了几万临丹的兵,而那些步兵,是擅于攻城的。

这下碧梧城被团团围住,所有的选择都不存在了,就剩下守城一道。

接下来,城外大张旗鼓地造器械,那个领兵的男人与那个投敌叛国的纩煜天天绕着东边三个城门转悠,让城里自皇帝到小兵都高度紧张,百姓都胆战心惊,既担心轩辕攻城,又恨不得轩辕赶紧攻城,好坏输赢都赶紧来个了结吧,总比这般悬着心要好。

轩辕军队就在城里人这种万分矛盾的心情中开始了攻城战。

攻城战第一天简直形同儿戏,轩辕的骑兵们冲啊冲的,突然放慢了速度向城墙方向射上一箭,之后几个人比划半天,往前走上一段再次放箭,完了又是比划;待她们比划完了纩煜的兵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