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拜码头 (第2/2页)

弟,可事到如今,又不能说别的。四爷拿眼扫了扫那三个把头,这仨人全部面无表情,竟然和看戏一般。马四爷脸色铁青,指了指马五:“今天天色已晚,拜码头的事儿明天再去,牛二柱和三耗子铁定躲不了,你去不去明天一早再定!”

话说到这份儿上,再待下去可就没意思了,三位把头寒暄几句,借故告辞,牛二柱和三耗子跟着马四爷回了城。马四爷原本想把兄弟叫出来,哥儿俩单独说会儿话,好劝他回心转意,谁知马五竟是个拧种,说打就落,心里大概气马四不顾帮里兄弟性命,竟不和他说话,自动和牛二柱两人走在一处,马四爷气的浑身哆嗦,又不好当着别的帮众说破,索性一甩袖子,不去管他!

因为明天就要去送死,马四爷多少有点儿过意不去,吩咐手下给牛二柱等人备了一桌上等酒席,有配了几个下人,告诉他们好生伺候,要什么就给什么。牛二柱和三耗子哪还有心思喝酒吃饭,心里都跟找了火似的,可俩人自小混码头,耳濡目染的都是一些江湖上悍不畏死的传闻,刀架在脖子上还不肯丢面子,强作镇静胡吃海塞,其实美酒佳肴到了嘴里就跟棉花一样,一点儿吃不出味儿来。牛二柱按中膘了一眼马五,但见他一张俊脸仍是冷若冰霜,丝毫看不出一丝慌乱,心中不免有了几分敬意,三人之间的距离无形中又拉近了些。

一夜无话,单说第二天,三人收拾一番准备启程,马四爷按规矩来送行,俩眼直勾勾盯着马五,似乎还有心劝兄弟回去,可马五竟然眼皮不抬,紧随着二人上了路。马四爷长叹一声,也不再多说,悻悻然回家去了。

牛二柱和三耗子佩服马五够义气,一路上殷勤照顾,马五话也不多,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应付着。山东帮堂口本就在天津城里,路并不远,三人走了一阵,转眼到了地方。李福家倒也气派,只是没有院子,孤零零十间大瓦房,分作前后两排,前排正房并排站着四个彪形大汉,全都是舔胸叠肚的壮汉,双方都是熟人,也不用客套,为首一条大汉伸手一栏,左手握拳,右手出掌,这是江湖道儿上的暗语,大汉打得是问路势,意思是询问三人的来意。三人中马五身份最高,自然唯他马首是瞻,马五不慌不忙,伸出右手,拳头半开半阖,这也是江湖上的规矩,你要伸左手,那不管打什么手势,肯定是来寻仇的,住家就得做好准备。伸右手就缓和了些,可也分什么手势,要是手掌,那就是全无恶意,只是来拜山门,伸出拳头,可就是来找茬儿的意思,拳头半开半阖就有点儿讲究了,意思是人家也是上门找事儿来的,可不一定打得起来,全看回头谈的怎么样。

大汉自然懂规矩,看了一眼,立刻进屋送信儿。不多时,屋里响了几通鼓,出来三个人,两个壮汉左右排开,中间一个汉子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一块白布,三人走到马五面前,把布一掀,露出里面三个物件儿,一块半生不熟的方肉,三大碗白酒和一枚雪亮锋利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