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渴に恪�

但是,官兵如此骁勇,卢植在的时候,仅仅凭借三万官兵,就能屡次大败张角,逼迫黄巾军不得不退守广宗。

哪怕现在统帅换成董卓,想要全歼官兵,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再说南北两路黄巾汇合,也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且不说每个黄巾军攻占的城池,里面都有很多黄巾士卒的家眷。

若是放弃一座城池,先不说孤城难守,就是转移数万黄巾军的家眷,亦是一件非常困难之事。

况且,若是黄巾军想要合兵一处,必定要经过冀州首府廮陶。廮陶位居冀州中部,扼东西南北之要道,城郭高大,易守难攻。黄巾军曾几次攻打,都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廮陶这个城池,就好像一把利刃,斩断了黄巾军南北交通的要道。

越想,王延的脸色越严肃。他颓然一叹,真不知道这次前来冀州,到底是对还是错。

好似知道王延的想法,陈旭突然开口说道:“黄巾虽众,其势已衰。况且他们分散各地,容易被官兵各个击破。”

“南方黄巾已经平定,皇甫嵩北上之日不远矣。若是官兵合兵一处,黄巾必败!”

闻言,王延眼中一亮,向陈旭作揖说道:“文昭所言,我已知晓。不知文昭可有良策,能使我黄巾摆脱困境?”

看着满怀期盼王延,陈旭摇了摇头,说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汉室虽衰,亦非黄巾所能撼动。纵然能够使黄巾脱一时之困,其败亡的命运,仍难以逃脱。”

明亮的眼睛黯淡了下去,王延握紧拳头,脸上满是不甘。

推翻汉室,实现祖先遗愿,是所有王氏子孙一直的夙愿。如今好不容易天下大乱,王延以为等到了机会,却不想,这只是一场注定失败的起义。

看到王延的脸有些扭曲,陈旭于心不忍,只能继续说道:“黄巾虽然难以成功,也绝非毫无可能。”

“还请文昭教我!”王延两眼爆发出夺目的光彩,一把抓住陈旭的手臂,激动地说道。

犹豫了一下,陈旭终究是将与程昱东阿对之时,一些想法讲了出来。

这种方法,无非是借鉴后世的红军,藏兵于民,发展信徒,以静待天下大变。

如今的黄巾军虽然人数很多,但是大汉的山川地盘更大,藏起来的话,即使有一些可能会被搜查出来,亦能保存一部分实力。

76。第76章 文昭论战

王延听后,豁然开朗,脸上露出喜色。

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只不过陈旭说的这种观念,太过惊世骇俗,他以前没有想到罢了。听完陈旭的描述以后,王延豁然开朗。

藏兵于民,发展信徒;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保存己方实力;以农村贫穷之地,包围城市;坐等天下大变,浑水摸鱼……

可以说,陈旭虽然讲得非常笼统,但是每一条都发人深省。

后世革命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绝非是无稽之谈。它们经过时代的检验,证实了它成功的可能性。正是有这个政策,后世的红军才能笑到最后。

王延嘴里不停念叨着,手舞足蹈,脸色潮红。良久之后,他才安静下来,直接扑到陈旭身上,狠狠将他抱住。

突然,王延想到华雄被射中菊花的那一幕,感觉浑身发凉,快速松开陈旭,离开陈旭身旁。

“咳咳,文昭,我刚才太激动了。”王延感觉自己动作太过明显,讪讪笑了两下,才掩饰地说到。

陈旭长了一颗琳珑剔透心,看到王延的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暗骂那个华雄的亲兵多事,陈旭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装糊涂地说道:“无妨!无妨!”

但是,他心中仍有一层忧虑,这个方案,虽然是现下黄巾军最好的出路,但是如今的黄巾统帅,不见得会同意这种做法。

张角等人传道十几年,啸聚百万黄巾军,正做着颠覆汉室的美梦,如何愿意放弃好不容易攻陷的城池?

他将自己的忧虑讲给了王延听,王延感觉,好像有一盆冷水,当头浇了下来。

他紧皱着的眉头,显示出心中的极度纠结。

良久,一咬牙,王延坚定地说道:“无论如何,我也要将这个方案告知人公将军,哪怕人公将军不同意,我也要将其呈给天公将军。”

黄巾起义,张角为‘天公将军’,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其下众人才称渠帅。

陈旭见到王延如此,劝了几次,他只是不听,直接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