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他这样做,并不是单纯为了图个好名声。他是真心实意的想要为这个么民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陈旭用力拍了拍陈虎的肩膀,说道:“答应我,活着回去!”

感受到兄长对自己的关怀,陈虎狠狠点了点头,说道:“大兄也要活着回去!”

而后,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只要我活着,就没有人能够伤害兄长。”

天气还是如此的炎热,好在士卒们在河中戏耍了一番之后,战马与骑士都感觉神清气爽。

望着头顶上的蓝天白云,以及那一望无垠的土地,陈旭的思绪却飘得很远。

“也不知道真实的历史上,为何没有记载这次鲜卑人的南下?”

陈旭的前世,虽然不是一个历史学家,但是对于汉末的大概历史,还是比较熟悉的。

若是鲜卑果真举国南下,这么浩大的一场战事,历史就不可能没有记载。但是在陈旭的印象之中,的确没有这次鲜卑南下的丝毫影子。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的鲜卑寇边,可以说得上是虎头蛇尾。

和连为了炫耀自身的武力,为了折服那些拥有二心的部落首领,一心想要大干一场。

奈何北方的大汉边军,也并非一无是处的绵羊。和连率军南下之后,沿着长城以南向西劫掠,最终在凉州北地郡的时候,就被官兵射死。

而后整个鲜卑联军,就变得分崩离析。

那些部落首领,再也顾不上攻打大汉的城池,反而忙着内部的争权夺利,使得这个勉强统一的强大鲜卑,再次分裂。

所以说,历史上的鲜卑南下,并未给大汉造成太大的损失,这才没有详细记载。

陈旭这边正在跟陈虎谈话,田丰却是不停地在赵煌、汤陈那边了解情况。田丰虽然智谋过人,但是对于北方的情况也不太了解。

赵煌不断地给田丰解释着:“自战国时期,北方就开始修筑长城,及至秦始皇统一华夏,更是将各地的长城连成一片。”

“长城的最东边乃是山海关,从山海关到居庸关,这段长城中间的一小段,又被称之为卢龙塞。”

卢龙塞是依山修筑的城池,有三道城墙构成一个“日”字形的防御体系。大汉国在此修建了一道大约两百多里的城墙,用以防止胡族入侵。

由主城墙向后一百步,在两山之间,再筑了一座高大城楼,城墙高宽皆与主城墙一样,长五十丈。上有一楼名卢龙。

“可以说,卢龙塞并非是一个单纯的要塞,它更像是一段险峻的长城。”

“卢龙塞横跨右北平与辽西郡,绵延两百余里,鲜卑人若是想要南下,必定会从这里经过。”

对于鲜卑南下的路线,赵煌与汤陈都非常肯定。

田丰闻言,却是紧紧皱起了眉头,说道:“弹汗山位于高柳县城以北三百余里的位置。”

“鲜卑人若是南下,为何不就近攻打代郡,反而要先向东边奔袭千里,而后再跨越卢龙塞,攻打辽西郡与右北平?”

却不想,听到田丰的话,赵煌与汤陈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之后,赵煌解释道:“军师有所不知,弹汗山虽然靠近代郡。但是朝廷一直在代郡与上谷郡的交界处,设立护乌桓校尉。”

“并且一直在柳城驻扎重兵。哪怕是凉州的战事再如何紧张,朝廷也并未将柳城的官兵调走。”

“再加上这一段的长城,亦是险峻无比,横亘整个幽州的北方。所以往常的鲜卑人南下,一直都不敢从这里攻打幽州。”

“相反,卢龙塞那里虽然地势险要。但是右北平与辽西郡,中间的汉人并不算多,很多都是乌桓人。”

“因此朝廷的对于这两个郡城,并不是非常重视,也并未在那里驻扎重兵。鲜卑人每次南下打草谷,都会沿着长城以北,到达卢龙塞的北方,而后再南下劫掠。”

卢龙塞虽然险峻,但是却绵延两百余里,纵然有官兵驻扎,亦不可能完全防守得过来。

这次鲜卑南下试探,亦是跨越卢龙塞,然后纵马向西一路劫掠。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赵煌与汤陈才觉得,鲜卑人会像往常那样,从卢龙塞发起进攻。

田丰思量半晌,就带着两人来到了陈旭的面前。

陈旭听完他们的诉说以后,沉思半晌,忽然问道:“你们确定鲜卑人不会从弹汗山直接南下,进攻代郡与上谷郡?”

没有丝毫犹豫,汤陈与赵煌狠狠的点了点头。

“柳城、马城、宁县、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