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 (第1/4页)

陈纪如今六十有八,自从十年前其父陈寔去世以后,陈纪的身体也是越来越差。特别是这两年,他几乎每日都呆在家中。

陈群非常担忧自己父亲的身体,时常伺候左右。他听闻陈纪叫他,不敢怠慢,急急忙忙的跑了过去。

“嘎吱!”

推开房门,陈群闻到了一股呛人的药味。但是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变色。

陈群上前,看着躺在床上的陈纪,轻唤了一声:“阿翁。”

陈纪坐了起来,慈祥的看着陈群,说道:“长文来了啊。”

“恩。”

陈群低头垂目,恭恭敬敬的待立一旁。

陈纪拍了拍床,对着陈群说道:“来,坐到床上来。”

看到陈群坐到床上,陈纪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陈纪三十七岁才有了陈群这个儿子,也可以算得上是老来得子,对于这个独子亦是非常看重。

“我听说,大将军陈文昭想要征辟你?”

陈群答道:“正是如此。”

陈纪道:“不知你是否愿意,前往大将军帐下任职?”

犹豫了一下,陈群摇头道:“父母在,不远游。阿翁已经年迈,我只想伺候阿翁身旁。”

陈纪心中虽然高兴,脸上却是一虎,厉声说道:“糊涂啊,如今群雄并起,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你又如何能够一直蜗居在家中?”

“前番刘豫州征辟你,若非我再三相逼,恐怕你也不会应征吧。没想到出仕没多久,你就挂印而走。”

陈群也不争辩,只是低头不语。

叹了一口气,陈纪说道:“我知你心高气傲,想要寻一雄主辅佐。长文是否以为,大将军不是雄主?”

陈群说道:“大将军虽有雄主之风,奈何出身不好,曾经更是投奔过黄巾。我们陈氏乃颍川望族,我又岂能前去投奔大将军?”

“更何况,文若、公达也都在曹孟德帐下效命。我若投奔陈文昭,日后岂不会与两人为敌?”

陈纪却是说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因为二荀在曹孟德处效命,你就不能投奔其他诸侯,这不是笑话么?”

“须知,哪怕是荀氏一族之中,也有人分别投奔了袁本初、曹孟德。只不过我们陈氏人丁单薄,没有办法广撒网罢了。”

说到这里,陈纪话锋一转,道:“对于大将军此人,文长有何看法?”

沉吟半晌,长文说道:“大将军起于微末,却在短短十几年来,打下了这么大的基业。如今麾下兵多将广,谋士如云,当真不可小觑。”

“大将军奉天子以征四方,更是占据大义。此次以数万大军,大破三十万袁军,天下之人莫不知大将军名声矣。”

陈纪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陈文昭乃是一方雄主,你还犹豫什么呢?”

陈群只是沉默不语,他对于陈旭的出身,多少还是有些心怀芥蒂。

好似看出了自己儿子心中所想,陈纪谓然一叹,反问道:“长文可知我陈氏的来源?”

陈群闻言一愣,当即有些羞愧地说道:“孩儿知错了,我陈氏也并非一直显赫,祖父年少时期,亦是家中贫困。”

“我不该因为大将军的出身,而对他抱有成见。”

他还以为,自己父亲提起祖父的事迹,是想要让他明白,出身不能决定,却可以改变。

正如当初的陈寔一样,他亦是出身卑微,最后却名满天下。使得颍川陈氏,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微微摇了摇头,陈纪从床上摸出了一本书。他对着这本书,脸上露出了恭敬的神色。

足足沉默了半柱香的时间,他才将这本书郑重的交给了陈群,说道:“长文现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族谱也是时候交给你保管了。”

“族谱?”

陈群心中惊讶莫名。

区分一个家族是否底蕴过人,除了要看近三代是否有人出仕以外,族谱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

对于那些传承久远的大家族来讲,他们的族谱甚至能够详细记载,几百年内家族的族人。

仅仅凭借一个族谱,就可以看出这个家族,祖上是否有人担任过大官,也可以显露出一个家族的底蕴。

而普通百姓家中,极少有人能够保留族谱。纵然有,也是保留在一个大宗族的族老手中。

陈寔出身不好的事情,长文早就知晓。在他的映像中,颍川陈氏不应该会有族谱才对。

趁机交出了族谱,好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