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部分 (第1/4页)

盖因如今正值寒冬,士卒们久战疲惫,不能继续强攻城池。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几个月以来,联军迅猛推进,攻城略地势不可挡,兵力太过分散。

甚至就连那些被联军拿下的城池,也不见得十分稳固。

出于种种考虑,诸葛亮当即下达命令,在霸陵城内开始休整,准备来年开春以后,再去攻打长安。

这一日,诸葛亮与诸侯议事完毕之后,袁谭当即说道:“战争持续两年多时间,冀州向关中运输了许多粮草,已经有些后继乏力。”

“如果还不能尽快攻破长安,恐怕冀州已经无力继续支援粮草了。”

这并非袁谭在推脱,而是情况的确如此。

虽说冀州富庶,可是自袁绍以来,冀州就没有什么出色的内政人才。

而且袁绍屡次与陈旭交战,消耗钱粮无数,也被陈旭坑了几次,根本没有讨到什么好处。

袁谭继承冀州基业以后,虽然有心发展内政,奈何袁尚叛乱,导致冀州战火纷飞。

陈旭当初劫掠兖州的举动,更加使得袁谭雪上加霜,国力严重下降。

战事完毕以后,袁谭还没来得及发展内政,就不得不再次征召大军,响应诸葛亮号召,与诸侯会盟攻打关中。

故此,冀州境内此时粮草缺乏,无力供给联军继续作战,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诸葛亮闻言,却是心中一沉。

他虽然明白袁谭有些苦衷,却也知道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稍有不慎都会让联军土崩瓦解。

毕竟,粮草乃是重中之重,联军如果缺乏粮草,顷刻之间就会溃败。

虽说其余诸侯,也能够继续供给联军粮草,然而古人云:不患寡,唯患不均。

如果几大诸侯都继续供给粮草,大家也不会些什么,可一旦有一方无力供给粮草,其余几位诸侯难免会心有芥蒂。

诸葛亮思量半晌,正要说话之际,就听见了曹操的声音。

“其实不仅是冀州,徐州存粮也没有了多少。”

曹操脸上,也带着一丝忧虑之色,继续说道:“若大军还在洛阳以东,能够水运运输粮草还没有什么。”

“可是,过了洛阳以后,黄河之上几乎都不能运输粮草,而且如今乃是冬季,哪怕洛阳以东的黄河,也不能行船。”

“如此一来,每次运输粮草所消耗的钱粮,就会翻上好几倍,对于后勤的压力十分巨大。”

“特别是有些地段,道路行驶非常不易,而且还经常下雨,运输粮草更加困难。”

“而且我等现在,继续往西边推进很长一段路程,这更是加大了运输粮草的难度。”

曹操也并不是在推辞,虽说徐州有荀彧这个王佐之才,将境内打理得井井有条。

只不过,相比起其余诸侯,别看曹操地盘不小,境内人口却并不占据优势。

须知,黄巾起义的时候,青州就是重灾区,许多百姓死于战火之中。

到了后来,管亥更是带领百万黄巾军,前去并州投奔陈旭,这更加使得青州人口凋零。

徐州虽然乃是富庶的地域,只不过曹操当初攻打徐州的时候,屠杀了太多百姓,使得徐州元气大伤。

后来曹操占据徐州以后,更是有很多百姓畏惧曹操凶名,从徐州逃走。

故此,哪怕后来这么多年以来,荀彧努力发展内政,增加境内人口基数,底子仍旧显得有些薄弱。

曹操的话,使得袁谭产生了共鸣,当即狠狠点了点头。

继而,他有些抱怨的说道:“徐州还好一些,冀州、幽州距离关中更远,又没有水路可以运粮,耗费在途中的粮草更多。”

“故此,并非我等不愿提供粮草,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孙权见状,亦是说道:“东吴虽然存粮颇多,可是距离关中最为遥远,纵然有水路运粮,却也耗费甚大。”

“再这么继续下去,东吴早晚也会支撑不住。”

正如孙权所说那般,东吴乃是距离关中最远的一个诸侯,别看有船只帮忙运输粮草,却也要先将粮草运到淮河才行。

随后,还要用船只携带粮草,而后从淮河进入其他河流,全境都是逆流而上,行船非常不易。

诸葛亮听到这里,心中却是一沉,只不过却没有表露出来。

几大诸侯之中,也只有刘备始终不发一语。

第962章 战局骤变

诸葛亮乃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