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部分 (第1/4页)

更何况,现在境内人心惶惶,县中官吏早有投降之心,若是县令执意顽抗,恐怕会被下属摘掉头颅,将其献给邓艾以保全自身。

所以思量再三,安次县令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他对着县尉说道:“现在冀州、幽州兵力空虚,张辽领兵十万攻下代郡,邓艾领兵五万攻入广阳郡,不知汝可有退敌之法。”

张辽麾下虽然只有五万兵马,却一路多竖旗帜,诈称十万。

至于邓艾,麾下虽然只有两万骑兵,可是收编了大几千降卒,又抓了一些精壮充人数之后,也有三万之众。

邓艾也是广竖旗帜,号称五万精兵,威势甚众。

故此,安次县令才会说张辽起兵十万,邓艾统兵五万,好给县尉造成压力。

不曾想,县尉也有投降之心,当即说道:“县中只有千余兵马,如何挡得住并州数十万虎狼之师?以我之见,降为上策。”

县令闻言暗喜,表面却仍旧说道:“并州军虽然势大,奈何我乃袁氏臣子,如何能够行此不忠之事?”

县尉本来想要先劝谏县令投降,劝说不成再将其杀掉献出城池,可是听见县令这么说话,当即心中一喜,知道有戏。

县尉急忙说道:“话虽如此,然而若我等执意顽抗,城破之日,满城百姓岂不都会化为亡魂?”

“相比起满城百姓性命,一人之骂名又算得了什么?还望明廷为百姓计,开城纳降吧!”

县令久久不语,而后叹道:“非我不忠于主公,奈何天命如此,我又不忍满城百姓为我陪葬,也只能献出城池了。”

邓艾的一系列动作,果真使得广阳郡各个县城望风而降,只有安次一直没有动静。

邓艾大怒,令赵煌守蓟县,他自己却带领大军杀奔安次,只不过大军尚未抵达安次境内,就得到了安次县令投降的文书。

邓艾闻言大喜,当即让安次县令复领原职,而后调转兵锋杀入涿郡。

与此同时,攻下整个代郡的张辽,安顿好了郡内事务以后,当即马不停蹄领兵攻打上谷郡。

上谷郡内兵马奇缺,又无大将驻守,而且张辽号称将兵十万,吓得各个县城纷纷开城纳降。

就在张辽拿下大半个上谷郡以后,就得知邓艾攻取了这个广阳郡,并且已经杀入涿郡的消息。

张辽当即对着张杨说道:“主公慧眼如炬,看人一直都很准。”

“当初我虽然看好邓艾,却也没有想过,他能够完美做成此事,并且拿下整个广阳郡后,还能准确捕捉战局,没有丝毫犹豫就攻入涿郡。”

“此等人物,假以时日必成关中栋梁之才。”

张辽嘴上虽然如此说话,心中却也有些想法,觉得邓艾此人太过激进,而且功利心太强。

若不加以制衡,他日邓艾必成祸患。

邓艾拿下广阳郡以后,没有想着和张辽前后夹击上谷郡,反而直接领兵拿下。

这种做法固然正确,却也有着抢功的嫌疑。

在张辽看来,邓艾如此年轻就这么锋芒毕露,而且不知收敛,日后功劳大了很容易目中无人,导致引起君主忌惮,不得好死。

只不过,张辽虽然有这种想法,却也不会说出来,只是自己心中有数就行了。

张杨笑道:“听闻邓艾小将军攻入涿郡,一路势如劈竹,如此一来半个幽州都已经归属我军,纵然袁谭领兵回返,亦是无力回天了。”

第971章 郭嘉见吴王

长安城内外,硝烟密布,城墙几度残破,血肉横飞,断裂的武器随处可见。

城墙上面,陈旭持枪而立,遥望北方,目光深远。

过了许久,他面带忧色,喃喃自语:“也不知道,文远与阿艾在幽州的战事是否顺利。”

此时的陈旭,却是有些患得患失,担心张辽、邓艾不能建功。

可以说,北方的并州军,乃是陈旭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如果不能获得预料中的效果,对于整场战局将会有很大影响。

“主公,攻打北门的袁军先是发生了骚乱,而后开始撤退。”

就在此时,赵云提着长枪大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喜色。

陈旭闻言眼睛一亮,急忙问道:“骚乱所为何事?”

赵云答道:“尚且不知。”

“踏踏踏!”

就在此时,庞德提着大刀走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封书信。

“主公,并州急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