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请你与我一起选择坚持,生活历来是勇敢者的游戏。听到我激情的呼喊了吗?撤,决不!有梦想和坚持的地方就有奇迹!

人生感悟:

生活历来是勇敢者的游戏。在走向远方的途程中,不要轻易撤退,有梦想和坚持的地方就有奇迹!

人,必须知道自己是谁

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完全可以狂妄一点。有时候,狂妄就是超自信的表现。自信有什么不好呢?但是,狂妄归狂妄,狂妄的同时,你必须知道自己姓什名谁,狂妄到不知自己是谁,那不是自信,那是无知。

在80后作家里面,我其实是特别欣赏韩寒的,欣赏他的叛逆和率性,也欣赏他不羁的文风。前不久的韩白之争,我也是为韩寒投了赞成的一票的。我认为他对于文坛和文学的理解,很有见地。虽然他在言辞上有些偏激,我觉得这正是年轻人的特征,不偏激还算什么年轻人?再说,文学这东西,其实就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也原本都是偏激的产物。作家和哲学家都是有思想的人,同是有思想的人,偏激的成了作家,不偏激的便成了哲学家。文学界最有代表性的偏激分子,一个是鲁迅,一个是李敖。论文学成就,韩寒当然还无法跟这两者相比,但他的偏激却正是年轻气盛和生命力勃发的一种体现。的确,看了韩寒凌厉的言辞,你定会感到一股冷风扑面而来——他太狂了!这就是韩寒的本色,他如果不狂,那就不是韩寒了,要么是韩冷,要么是韩热,反正不可能是韩寒。

。←虹←桥书←吧←

第11节:第一辑 感悟人生(11)

这两天不小心看到了韩寒的《三个中年男人》,突然有一种感觉,这小子狂妄得有点过了头,简直不知自己是谁了。他的这篇文章,矛头直指余秋雨、陈逸飞和陈凯歌。我觉得这三个人里边,骂骂陈凯歌我没意见,这位“大师”太没有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了;陈逸飞我不知道该不该骂,因为我对他不是很了解;余秋雨我却认为他骂得不应该。我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也听过他的讲座,我

觉得他在中国当代作家里面,简直是一坐了不起的丰碑!在北京大学做讲座时,余先生不但讲得精彩,回答学生的提问,也是信手拈来,纵横捭阖,令人叹为观止。相比之下,跟他同台讲学的作家、学者可要逊色许多。至于他的文化散文,我想不管你承不承认,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作家(包括批评他的作家)是永远只能望其项背的。诚然,余秋雨是人不是神,自有某些不足之处,这不能成为否定和攻击一个作家的理由。我们应该多看看他的优点和长处,多看看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还有人对余先生频频在电视上亮相颇有微词,我认为这恰恰是中国旧文人酸臭的体现。通过大众传媒把自己的所知所学传达给更多的人,余先生何罪之有?至于批评余先生油头粉面、脂粉气十足,那就更是无稽之谈的无稽之谈了。

写到这里,我猛然想起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朔。如动物般凶猛的王朔(谐音居然是“妄说”,真有意思),当年也骂过很多人,以骂金庸那篇影响最大。但王朔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在骂这些人之前先将自己大骂一番,把自己贬损得一无是处,后来出了一本书,干脆题目就叫《无知者无畏》,嘿嘿,够聪明吧,我王朔都自认为是无知者、“码字匠”了,你还能拿我怎么着?无知者无罪嘛(不过在法律上还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我至今还很喜欢王朔,喜欢这个狂妄至极仍然知道自己是谁的人。我想,韩寒同学如果还想一路叫骂下去的话,不妨学学这位王老前辈。

我出生在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湖南省新化县,那里习武之风盛行,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会来几招。但大家毕竟是在生产劳动之余练练拳脚,真正的高手其实并不多。有一位年轻人,在电视上看了几场散打比赛,觉得运动员的水平太差,心想,如果自己上去挑战的话,打败这些人应该不在话下。于是跑到四川去报名参加散打擂台赛。结果擂台上一站,三秒钟不到就被裁判终止比赛,我这位狂妄的老乡,还没反应过来就挨了人家致命的一拳,鼻子被打得歪到一边去,鲜血染红了擂台。这下,才终于知道自己是谁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再罗嗦一句:韩寒同学,请知道自己是谁!人,必须知道自己是谁!

人生感悟:

真正了不起的人,都有一颗谦卑的心。饱满的稻穗深深地弯着腰,低垂着头,只有轻薄的稗草才从不知道自己是谁。

到别处去

前不久,倪萍做客《环球影视》,明确表示不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