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印一份寄给我,让我分享他出书的喜悦。

其实,胡建文时“诗创作”的追求,有他一定的方向:“崇尚真诚朴实,清新自然的诗风,以‘淡而有味,诗中有画’为诗的最高境界”。当然,这也是他的诗观。我们再来欣赏:

“不相信成功总是遥遥无期/不相信有什么能够阻挡年轻的心/草儿烧尽可以再长/希望枯萎了还会萌生新的希望”。(摘自《不相信成功总是遥遥无期》)

“秋风递我的一片红叶/写着火热的思念 有纤纤玉手,遥遥伸来温柔/把我自李清构筑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囚笼中/救出 踏着秋阳铺成的相思路/轻轻,步入温馨梦境”。(摘自《情书》)

虽然我到目前为止,还无缘见到胡建文,但从他寄给我的照片上,诗文中,我已清晰地看到一位俊逸青年的身影,一身傲骨,更是典型的中国文人气质。永远神采奕奕;诗好,人品更好。我真想有机会去湖南访问,除了很想拜访心仪已久的“岳麓书院”之外,我也想去问问湖南的“名山秀水”,是怎么样孕育孩子的,为什么个个都那么斯文,彬彬有礼?

收入在《寻梦的季节》里的诗,算算,超过100首,多半是胡建文“成长”中的寄情之作,有乡愁,有爱情,也有亲情和大爱。因为他的诗,明朗有味,诗中有画,便无须多加解释,只等待“知音”走进《寻梦的季节》。诗集里有满满的诗情,等你来采撷。

这个假日的午后,我自觉很浪漫,很有收获,因为我沉醉在胡建文的《寻梦的季节》中。

写于1997年12月5日, 原载《秋水》诗刊

侠骨柔肠胡建文

童光丽 谭必文(《团结报》记者)

2005年12月3日,“感动湘西2005爱心大营救义演活动”正在进行,一位身材单瘦、戴着眼镜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来到舞台中央。随着主持人声情并茂朗诵的一首出自该青年之手的诗歌,他摘掉眼镜,脱掉外套,为观众们表演了一套专业而地道的武术,一招一式中透出英武之气,侠骨风范,台下观众报以阵阵喝彩,同时将一张张充满爱心的钞票投进了募捐箱。他就是此次爱心活动的发起人———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武术教师胡建文,一位静时若文弱书生,动时如武林豪侠的热心人。到底是什么让胡建文如此侠骨柔肠?甘愿为张义玉这样一位坚强母亲东奔西走呢?

12月6日,记者采访了胡建文老师。

母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胡建文,出生在湖南新化县鹅塘乡新加村。由于贫困,小时候,胡建文一家7口日子过得相当苦。为让几个孩子吃饱吃好,胡建文的母亲常常是吃饭时不上桌,仅以孩子们吃剩下的汤汤水水果腹。

虽然穷,但只要家里有一碗饭,母亲就会拿去给村里的孤寡老人。“熬宝奶奶”就是其中一位,老人去世前,还特意跑来跟母亲宿一个晚上,讲一些告别的话。在母亲的潜移默化下,胡建文打小就懂得关爱他人。

能文能武侠骨柔肠

新化是全国有名的“武术之乡”。胡建文所在的新加村,自古有习武之风。打小胡建文就幻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一名武林高手。

那时,家里出不起钱请师傅,胡建文就天天跑到练武场看别人练习,时间久了,也就学会了一些招式。小胡建文的举动,引起了村里一位曾练过武名叫俊叔的人的注意。俊叔主动找到胡建文,表示愿意免费教他。此后每晚,4、5岁的胡建文就提着一盏煤油灯来到俊叔家,跟着俊叔学站桩、倒立、滚翻……练武虽然苦累,可胡建文风雨无阻,从不缺席。读初中时,胡建文在新化县已经小有名气。

契合了他的名字,胡建文不仅擅长武术,而且酷爱文学,已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种题材的作品近百万字,现为省作家协会会员。

今年10月,一条手机短信出现在了胡建文的手机上。短信是以前投稿时认识的一名女实习记者发来的,两人仅通过几次电话,女孩早已离开实习单位。短信上说女孩的朋友病了,正在医院抢救,急需3000元钱,希望能给予帮助。接到短信时,胡建文身边只有2000元,于是马上去找朋友借。听胡建文讲明事情原委,朋友劝他说:“那是骗人的,你千万别上当!”对此,胡建文并不怀疑,也不愿意怀疑,他说:“世上毕竟好人多!哪有那么多骗子?”当即,他就寄去了3000元钱。怕不够,他后来又寄去了1000元。不久,女孩回话了,对胡建文千恩万谢,表示朋友手术很成功,正在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