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 (第1/4页)

吸引力了,那些记者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那些问题除了你以外就是汤教授和丁教授了解,我们…。”

李之龙耸耸肩,双手举起。 庄继华对药厂控制很严,基本上是他一手在抓,连李之龙都很少插手。

“记者只是个小问题,”喻培棣是真的发愁,他的脸上愁云密布:“现在有很多公司要求代理我们药厂的产品,”他说着从皮夹拿出一叠文件交给庄继华:“你看看吧,上海的七星公司,美国的,德国的,英国的,还有日本的,这些公司都是有背景的,我们谁也得罪不起。 ”

喻培棣本来只管后勤,可庄继华上次与丁教授发生观念冲突后,就把药厂产品从药厂销售中剥离出来,在后勤处下面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市场科,所有产品全部归这个科处理,科长是开发队的老人北平燕京大学学生赵峰(感谢书友忘忧花座提供)。 这个科由于权力太大,所以庄继华的监管很严。 重大事项必须经过他地决定,进这个科的人必须经过他的同意,而他只看人品。

“你说错了,华伟兄,”庄继华淡淡的笑了笑:“现在是他们求我们,是他们不敢得罪我们。 ”说到这里他站起来,伸个懒腰问道:“他们来了多久了?”

“两三天吧。 与那些记者差不多。 ”喻培棣说:“文革,这次的来头太大。 七星公司据说有孔祥熙的股份,其他的公司来历也很不凡,怡和洋行甚至是拿着美国领事地信来的。 ”

“天王老子地信也不行,不管他,先晾晾他们再说。 ”庄继华根本不想跟他们客气,现在是纯粹的卖方市场,在我这一亩三分地上就得听我的。

“不管恐怕不行。 ”俞大维拿出一封电报交给庄继华:“塞克特将军找委员长,要求授权德国药厂生产盘尼西林。 ”

听到塞克特出面的消息,这倒是出乎庄继华的意料之外,他慎重起来了:“他开的什么条件?”

“三个师的德械装备。 ”俞大维说,看庄继华地样子他有点明白了,蒋介石为什么把电报发给他,敢情庄继华连蒋介石的面子都敢驳呀。

“不行,这个价格太低。 ”果然庄继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你给校长回电,就说这个价格实在太低了,请塞克特派他选中的药厂代表和德国大使馆官员来重庆谈判。 ”

“文革,奸商也不要太奸了吧,一百块大洋一支,连我都用不起。 ”李之龙忍不住嘲讽道。 以他的了解,庄继华这次肯定要狮子大开口,那些洋人不出点血是肯定不行的。

“在田,看来你不能经商,”庄继华脸上露出怜悯之色:“你知道盘尼西林对军队意味什么吗?那就是战士的生命,欧战时期,有接近一半的士兵是死于术后感染,全世界死于肺炎地人还不知道有多少,盘尼西林能挽救所有这些人的生命。 至于价格嘛,老实说一百大洋是比较昧良心。 可我也只能这样。 你知道去年我们花了多少钱吗?接近两个亿,这才一年呀。 后面还有。 你说钱从哪里来?”

“这么说,你当初就是计划用盘尼西林来弥补亏空的?”李之龙有些好奇了。

“对,”庄继华简单的答应了句,然后他转向俞大维:“你不但是国防科工委主任,还是兵工署署长,你看看,我们需要德国人给我们提供哪些东西?然后交给我一份清单。 ”

俞大维忍不住哆嗦一下,这个价格也太恐怖了吧,庄继华一下就发现了,他笑着说:“老兄,别怕,我也不会全给他们,我只是想挑几样报价。 ”

“发动机和特种钢。 ”俞大维立刻爆出他最想要的两样东西:“发动机是要能生产汽车、坦克、飞机发动机的,特种钢是要冷承担大口径火炮地。 ”

……

庄继华在基地内算计德国人的时候,重庆会仙桥旅馆内,两个穿长衫的人也在商议。

“石伊君,你在重庆有一年了吧,你对庄继华怎么看?”

“很遗憾,我从没见过他,甚至连西南开发队我都没法接触,他们所有人都拒绝与我们日本人接触,包括商业交往,古松君,你的任务恐怕很难完成。 ”石伊没有随日本领事馆和侨民一起撤退,而是勇敢的留下来了,他以法商奥姆通公司雇员的身份在重庆活动,他相信以他在中国五年的经历,完全可以掩盖他的日本人身份。

对面的古松间三郎是受日本大使委派,名义是考察重庆,为恢复重庆领事馆做准备,可实际上却是要协助日本商人获得盘尼西林的制造技术,如果可以买下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