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部分 (第1/4页)

军可以组成一个攻击兵团,文革,你们需要多少休整时间?”

庄继华想了想说:“日军这次首创很重,没有三个月时间不会发起进攻,我估计日军发起进攻会在五月底甚至可能到六月,这段时间足够我们休整了。”

从南京退出来后,庄继华采取大踏步撤退的方案,李宗仁曾经亲自来请他留下一些部队帮助淮南防御,庄继华却把他请到部队中看,李宗仁看后就不再坚持了。

“不过,校长,学生认为第五战区还要增加兵力,”庄继华现在信心有些足了,他想在第五战区打一个更大的胜仗:“在南京,日军吃了轻敌地亏,这次为打通津浦路,日军必定调动重兵前来,要守住第五战区,淮南至少需要两个集团军,淮北和山东地区至少需要四个集团军。”

蒋介石一听就连连摇头:“我没有这么多兵力给你,参谋部认为,日军进攻会兵分两路,南北对进,为保障侧翼,也会同时向一战区发起进攻,一战区也需要增加兵力,况且,经历淞沪和南京两战,部队损耗极大,你们四川兵力补充快,其他部队的补充就没这么迅速了。”

“那把二十二集团军给我吧。”庄继华当众向蒋介石要兵,没想到蒋介石还是摇头:“武汉周围也需要防御,就看二十二集团军了。”

“要不这样,光亭地六十军和卢汉的五十八军,还有孙立人廖耀湘地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调给我。”

庄继华简直就把自己当作第五战区司令官了,开始拼命向蒋介石要兵,蒋介石还是不准:“武汉的防御也很重要。”

“校长,我漫天要价,您落地还钱,不能还没有呀,兵力不足,您让我怎么打?”庄继华双手一摊:“鹤龄将军知道,第五战区原有兵力,韩复地第三集团军是主力,可韩复不怎么听调动,于学忠的五十一军只有两个师,现在青岛,日军如果在青岛登陆,他们恐怕挡不住;这两支部队算是能打的,其他部队,韩德勤的九十八军两个师是江苏保安队改编,精华也早就抽走了,庞炳勋说是一个军团,其实只有五个团,战斗力有限,李司令说是一个集团军,实际就一个三十一军,还是新编部队,战斗力也不容乐观。

二十三集团军、二十四集团军、四十九集团军,经过前期作战损耗很大,战力只能算七成。校长,您得给我们增加兵力。“

庄继华一副痞赖的样子让宋美龄忍不住乐了:“文革,这事也能讨价还价。”

“当然能,”庄继华振振有词的说:“兵力不足是要打败仗的,像南京那样的仗我可不愿再打了。”

“南京不是打得挺吗?”宋美龄有些奇怪了。

“南京能打出这个结果,主要原因是日军轻敌了,淞沪战后,日军就应该休整一个月,至少应该休整半个月,而且日军的胃口太大,居然敢以两个师团作深远距离迂回,这两个师团还兵分两路,再加上,卢汉,光亭他们来得及时,我们还有一点点运气,这才打出这样的结果。下一次,我们可就没这运气了。”庄继华认真地说。

宋美龄对军事不懂,她看了一眼蒋介石,见蒋介石的脸上虽然带笑,可眼中却流露出一丝不悦,她略微一想就明白了,南京之战是蒋介石主张打的,现在庄继华却这样说,难怪他不高兴了。

“毕竟胜利了,南京撤退时,委员长天天挂念,生怕你们陷在南京出不来了。”宋美龄微笑着掩饰蒋介的情绪,目光却不留意的使了个眼色。

庄继华一下就明白过来了,他也转换口气说:“部队最近在做总结,从士兵到军官都在作,从战术到战略,各个层面地东西都在作。我看过一些沪战事的总结,其中最严重地一条是添油战术,南京也是如此,我不是说南京不该守,守南京是迫不得已,当初我也是支持的。但我以为,如果当初地兵力更雄厚些,特别是光亭的六十军能更早些到达,那么战果肯定会更辉煌,牛岛和末松就跑不掉。既然我们有两个多月得准备时间,完全可以调动更充足地部队,在津浦路上再消灭部分日军有生力量,为将来的武汉保卫战打好基础。”

第一节 湖议(二)

品仙大为叹服,倒不是庄继华这番话有多么高明,的战略目的是为保卫武汉赢得充足时间,这个结论他与李宗仁商议讨论了许久才得出的,可庄继华却在这里随口而出,回想他在南京发表的种种言论,特别是为放弃南京告全国同胞书,都明确说明他对抗战的全盘战略有他自己的认识。李品仙整整衣襟,把他心里那点小心思完全抛进龙子湖了。

蒋介石还在思考,他同意庄继华所说的第五战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