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部分 (第1/4页)

从庄继华的口里,孙桐萱感到蒋介石这次要下狠手,若没人出面疏通,韩复地命恐怕难保,于是不在奢求让韩复回来,转而希望保住韩复一命。

“唉,”庄继华长叹一声:“我们为什么这么乱,日本人为何敢侵略我国,就是因为你们一直中央地方之分,委员长有,你们心里也有,总认为中央是想削弱地方实力,于是总是把保存实力放在首位,韩复载在这个上面,忘记国家,忘记民族。从南京出来,我杀了周澜,对于这样的人,将来要犯在我手上,我还要杀,不管是地方还是中央,孙司令,我劝你不同要去找什么人了,你现在应该想的是如何挽救第三集团军和你们自己的荣誉。抗日战争,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重重的计上一笔,逃跑将军,这样的名号,你愿意背?第三集团军的将士愿意扛?”

孙桐萱脸涨得通红,他清楚庄继华这是在提醒他,蒋介石已经决定收拾韩复了,不要去管这事,这事也管不了,可他与韩复有十几年的关系,不能见死不救。

离开庄继华那里,孙桐萱返回住处,曹福临他们也已经回来了,几个人坐在一起把了解到的情况一综合得出结论,这事是蒋介石独断,不过李宗仁程潜事先有所察觉,他们却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泄露,甚至暗地里鼓动蒋介石下手,为他下手提供有利条件,

孙桐萱心中暗叹,韩老总得罪的人太多了,把上下左右的人都得罪了,现在没人愿意出面帮忙,真是悲哀。

“我们第三集团军众将一起向委员长上书,希望能让老总戴罪立功。

“孙桐萱感到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

可让他有些惊讶的是曹福临和谷良民却没有动静,他们目光复杂的看着孙桐萱,曹福临最终迟的说:“现在上书恐怕不妥,还是等等吧。”

“等等?”孙桐萱十分惊讶,他看着曹福临和谷良民有些生气的说:“为什么要等?”

“仅靠我们第三集团军是不可能救回老总的。”曹福林说:“以后我们的处境恐怕更难了,这个时候去,这还还要触委员长的霉头。”

曹福林不是韩复的嫡系,中原大战中还在站在蒋介石对面作战,中原大战后被韩复拉拢,将部队带到济南,接受韩复的指挥。

孙桐萱勃然大怒,一拍桌子站起来:“我是老总一手提拔的部下,平时老总对你们也不薄,怎么现在连签个民也不敢了?那好,你们不签名,我一个人也要去。”

说完孙桐萱就要往外走,谷良民连忙拉住他:“萌亭,别激动,老曹,签个字又有什么?再说,同为弟兄,向委员长上书也出自自然。”

曹福林看了还在气呼呼的孙桐萱,良久才说:“好吧,你写,我签字。”

第二天,蒋介石在会上公开宣布,韩复被捕,送交军事法庭审判,然后发下来一本小册子,庄继华打开一看,忍不住乐了,这不就是他们总结的部分作战总结吗?这蒋介石还真能省事。

第七节 后起之秀

德县是津浦路上的要据点。^^军攻占这里后。就派一个联队驻守此处。联队长田大佐原是野战第十师团的联队长。从野战部队到守备队。在日军中是失落的标志。武田在心中曾经十分不满。为此他曾向上司抗议可级却坚持不变。他只好无可奈何的留下来了。

不过留下来后。他还是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让他有些不舒服的是他的副手中岛康健。据说这个中岛康健是帝国陆军大学的高材生。很受学校的几个老将的赏识。可让片岗有些纳闷。这样的高材生怎么被送到德州来了。而不去野战师团功立业。可不久他就明白了。这个中岛原来是石原莞尔的追随者。反对扩大对中国的战争。随着石原的完蛋。在军中自然没有了前途。能到德县来已经是他最好的归宿了。否则恐怕已经被解除军职。遣送回乡。

了解这些后。片岗觉的自己应该承担起挽救这位高材生的使。新燃起他的武士热情。因此他时不时的与中岛讨论帝国的命运。对中国的征服。每次传来捷报他都要拉上中岛庆贺一番。

可中岛似乎对他的殷勤并不领情。也不是很关心德州附近的作战。相反却督促部队加快建设德州基地。在短短的半年里就建设了一个新基地。

新基地建在德州城西南。处在津浦铁路德石公路运河的三角地带。仅仅这个位置的择就非常让事专家称道。基地内全部是钢筋混凝土地堡暗堡。周遍布堑壕。各火力点都经过精心设计。对这座基地片岗的评'|是没有十倍兵力是打不下来的。

片岗实际上对建基地并不热心。他先是认为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