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部分 (第1/4页)

如此卫立煌的晋南指挥部下辖:刘茂恩部的十四集团军,辖四十三军、十五军、九十八军;八十军、十四军、第九军,如果再加上八十六军和九十四军,总兵力高达三十万人。更重要的是,由于日军收缩,从中条山到黄河以南的道路畅通,各种军需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送到山区。

蒋介石在老河口参加完祝捷大会,宣布对五战区部队进行整编后,便离开了五战区返回武汉,随后又去了南昌,将五战区整编的事情丢给了庄继华。

庄继华在鄂北战役还没结束便对五战区部队有了初步整编计划,蒋介石走后,五战区的整编会议才正式开始。

庄继华宣布,三十六集团军司令宋希濂改任第二集团军司令,钟彬接任三十六集团军司令,四十九集团军司令蓝运东改任新成立的第一集团军司令,第一集团军下辖王国斌的五十九军、陈明仁的新编第三军(由反正伪军改编而来)、黄伯韬的五十五军;杜聿明依旧担任五十集团军司令,五十集团军扩编为三个军,王国斌的六十军、司徒非的七十七军、安恩溥的新编第七军;四个青年军被整编为两个军,青年军第三军(简称青三军),军长李文田,下辖青年军第五师和第六师;青年军第四军(简称青四军),军长刘振三,下辖青年军第七师和第八师;宋希濂接任第二集团军司令,下辖,池峰城的四十军和梁岱的六十八军。

除了孙震的二十二集团军外,其余部队主官都进行了调整,同时对部队所属进行了调整,比如:七十七军的179师和六十军一零二师对调,五十五军的29师和第五十九军的180师对调。

随着部队调整,庄继华又宣布了对部队进行重新装备,五十九军和五十五军全军更换装备,七十七军下属三十七师全部更换装备。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整军,也是一次赤luo裸的吞并,庄系实力大增,部分地方将领被调离军队,出任两湖地方警备分区司令,或者到担任地方出任县长地区专员,调整幅度之大,甚至波及到部分团营级军官,这些军官离开部队后就担任地方警察局局长之类的工作。

如果在换个时候,这种举动势必遭到地方派系军官的强烈抵制,但在鄂北大捷后,他们却很难反抗,特别是明显反抗,原因有三:

首先,鄂北大捷后,举国上下都在欢庆胜利,国民政府威望空前高涨之下,他们难以采取强烈的抗议手段;

其次,这些军官除了离开军队,并非没有去处,无论是警察局长还是警备区司令,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此外还有部分军官拿着四川发展银行提供的无息贷款,带着一帮伤残士兵在武汉开设公司办工厂,所以他们不是没有出路;

最后,庄继华在战前铁腕收拾刘汝明六十八军,震慑了那些想异动的军官,让他们不敢作出强烈动作。

在离开野战部队的军官走之前,庄继华还特意请他们吃饭,在酒席中,庄继华明确告诉他们,此次调整除了提高战斗力外,还有消除中央杂牌的含义,今后五战区的部队一律按中央军待遇。

“我们在前面打仗,后方补充就全看你们了,这次鄂北会战我们伤亡十多万人,需要补充,可新兵从那来?四川云南贵州,为什么这三个省能提供,原因很简单,这三个省实行了社会改革,实行了预备役,你们的任务就是在湖南湖北建立预备役,在新收复的地区推行社会改革,完成我们抗战建国大业。”

把他们推上道义的高位后,庄继华又给他们一颗定心丸:“你们是我五战区出去的,以后有什么难处,我这个战区司令官能帮忙的,你们就来个信,我一定帮忙。”

当然,这些是**部队的,对那些伪军反正部队则没那么客气,部队全部改编,团级以上军官全部解职,邹平凡等高级军官被分散调到湖南贵州,低级军官则全部进军校培训,然后分配到各警备区。

在攻克郑州后,五战区的部队调整就已经全部到位,庄继华这才启程到一战区,准确的说是原一战区。

北线谷寿夫率领日军主力六十三师团、独立混成四十六旅团和华北派遣军的增援部队退往黄河以北,侧翼的独立混成四十八旅团则向山东境内撤退,撤到菏泽。

河南攻势,歼敌数量不多,但收复的领土却非常广阔,包括重要城市郑州在内,收复县城四十多座,让人庆幸的是,除了开封,郑州、确山等数座城市,其余大部分地区都没受什么战火摧残。

当让人头痛的事情是,从去年开始的河南依旧。日军撤走前,从当地搜刮了大批粮食,更加重了河南的饥荒。

“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