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部分 (第1/4页)

这几乎是蒋介石告诉他的原话,魏德迈开始还不是很明白,后来在高斯的提醒下才明白,蒋介石担心,这个财税之地,一旦被破坏,国民政府没有力量进行重建,无力救助大量难民,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延安势必利用这些问题向国民党发起挑战。

魏德迈理解蒋介石的决定,况且,击败日本,只要华北决战获胜,是不是攻克京沪杭就没那么重要,攻克了东京,战争就结束了。何应钦说得更直接,进攻京沪杭,在战略上没有那个必要。

史迪威冷笑一声:“这就是花生米的行事方式,就想不劳而获。”

“乔,他们正在华北力战。”魏德迈对固执的史迪威很是无奈,只能摇头苦笑。

轿车渡过长江,驶入南坪,不过没有去黄山官邸,而是径直驶入新成立的总参谋部,总参谋部是个新单位,是魏德迈到中国后的一个成果。

蒋介石通过军事委员会侍从室总览军政大权,随着抗战的胜利进行,民主党派要求进行政治军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指责军事委员会为第二政府,杨永泰领导的国民政府不过是他的傀儡。

另外军事委员会内的委员们也要求对军事委员会进行变革,副委员长冯玉祥公开声称,军事委员会机构臃肿,人员庞杂,效率低下,必须加以变革。这样在内外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同意对军事委员会进行改革。

改革总是艰难的,军事委员会先后提出了七八个方案,每一个方案都是以自己的部门为主,削减其他部门,这自然难以服众。蒋介石为了表示公平,同时向新入华的魏德迈示好,便请魏德迈帮忙。

魏德迈抓住机会建议干脆抛开军事委员会,直接成立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同时仿照五角大楼的组织机构,拟定了一个组织机构,蒋介石在这个基础上作了些修改便接受了,比真实历史要早了两年。

在具体执行上,蒋介石却很直接,他将大本营和军事委员会的相对应部门长官换个身份直接调入国防部,比如,军令部,原来主管作战,后勤部原来是大本营直属,现在都划入总参谋部;军政部便划入国防部,下面的部门也分属各个部门。在指挥权限上,总参谋长直属军事委员会主席指挥,与国防部部长平级。

总参谋部成立后就设在南坪原铜圆局办公楼内,铜圆局是刘湘主掌重庆时印钞票造银元的工厂,庄继华夺取重庆后,这个工厂自然被废弃,机器被刘湘拉到成都去了。

铜圆局办公楼又称为大花厅,是仿照前清道台衙门所建,是座前后两院的四合院,新成立的总参谋部便在这里办公。

魏德迈和史迪威进入大花厅后,便感到气氛不对,以往他们要来,早就有人过来迎接,可今天却没有,看到的军官都神色紧张,脚步匆忙。

魏德迈和史迪威互相看了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色中看出担忧,难道平津前线出问题了?俩人也加快脚步,快到陈诚办公室时,才遇上总参谋部的美军顾问琼斯少将。

“琼斯,出什么事了?”魏德迈问。

“是不是华北?”史迪威问。

琼斯摇摇头:“是出大事了,刚刚接到报告,新疆发生叛乱。”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二节 反击之反击(七)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二节 反击之反击(七)

伊犁,在燃烧伊犁,在流血

马队在街道上奔驰,穿着苏式军装的骑兵在马背上高声宣读可兰经词句,街道两边的房顶上,院子边不断有涌出来的男人,他们兴奋的呼喊着,挥动着手中的弯刀呼应。枪声在城内到处响起,数十道黑色烟柱升上天空。

穿着条纹长袍的叛乱牧民冲进伊犁东北残废军人救济院,将残废的义勇军士兵和孤儿拖出来,捆在马后,在大街小巷奔驰,一批批汉人坐在马车上被押出城,沿途的叛乱者向车上投掷石块。

伊犁河边,一个穿着苏军军装的乌兹别克人高声宣读伊犁临时政府令,周围民众不时打断他的话,响起整整欢呼。数百名汉人被叛军当场砍下脑袋,汩汩流淌的鲜血染红了伊犁河水。

欢呼声中,传来整整炮声,伊犁河北上空升起一片乌云,几匹战马从远处飞驰而至,马上穿着苏军军装的军官冲着人群高声宣布命令,随后河边的男人们纷纷跨上战马,越过伊犁河大桥向北飞驰而去。

伊犁告急塔城告急惠远告急阿山巩留新源特克斯告急

告急电报雪片般飞向迪化,飞向重庆

魏德迈史迪威琼斯进入作战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