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部分 (第1/4页)

接任,这样的调整不会影响到关东军作战。

最近几年,中国派遣军频频失败,板垣征四郎心中恶毒的猜想,铃木将西尾寿造和梅津美治郎调回国内,恐怕就是希望他们支持他的和平主张。

梅津美治郎上任后,针对中国战场迅速提出了一个收缩战略,主要便是收缩江南战区,按照梅津美治郎的意见,放弃整个江南,将江南部队迅速运到满洲,在山海关一线阻击中**队,另外,在国内迅速组建五十个师团,但这些部队不是要投入到南方军或满洲,而是负责国内防御。

华北会战的失败,让日本所有弱点暴露出来,日本四岛总共只有不到四十万兵力,这点兵力只够满足九州的防御需要。必须大规模扩军,才能满足国内战备的需要。

板垣征四郎停顿一会,见没有人开口,便接着说:“按照惯例,支那军在大规模会战后,需要三个月到五个月的休整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三五个月的时间,对部队进行大规模调整。”

“阁下,”终于有人打破沉默了,板垣回头看却是驻上海的十三军司令官下村定:“南京成为前线,南京国民政府怎么办?是一同迁到上海?还是留在南京?”

“司令部迁到上海,是个军事决定,与政治无关,南京政府何去何从,将由司令官与陈公博代主席商议。”板垣征四郎答道,南京政府始终是个麻烦,在战争顺利时,是个不怎样的助手,可现在却是个**烦,成为与蒋介石政府谈判的一个巨大障碍。

下村定不再开口,西尾寿造抬眼看了看参加会议的将领们,江南,或者说是中国派遣军的所有师团长都在这里了,当然北平天津的例外,所有人都一言不发。

“板垣君继续宣读吧。”西尾寿造说。

板垣征四郎继续宣读撤退序列,首先放弃安庆,116师团104师团15师团分别沿长江两岸向芜湖撤退,137师团负责接应;在安庆守军后撤到芜湖后,南京守军派出十七师团接应,芜湖守军再放弃芜湖,全军后撤到南京;如此一步一步全军后撤到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

在板垣征四郎宣读往后撤序列后,西尾寿造神色严肃的站起来:“诸君,帝国正处在有史以来最严酷,最困难的时期,大和民族还能不能存在,帝国还能不能生存,全靠诸君的努力了”

“愿为陛下粉身碎骨万死不辞”下村定腾地站起来大声答道。

随即所有将领一起站起来:“愿为陛下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很好诸君本次撤退,所有消息不能有一丝外泄,不管是南京政府还是其他什么人,均不能向他们泄露半个字”西尾寿造神色极其严厉。

“哈依”

会议结束后,下村定故意走在最后,到了门口,下村定忽然转身回来,走到板垣面前:“板垣君,冈村君那里有消息吗?”

西尾寿造和板垣征四郎有些诧异的看着下村定,下村定在日本将领中有智将之称,石原莞尔辞职后,就是他接任作战部部长之职,也是他第一个提出在杭州湾登陆的设想,可他今天这个问题显得有些突兀,按照日军传统,冈村宁次打败了这样一场至关重要的会战,就算没有在战斗中阵亡,也会在战后切腹。

“下村君,冈村君如果能拖住支那军五个月,就算为帝国立下战功了。”板垣征四郎面无表情的答道。

“北平天津,我们还有多少兵力?”下村定又问。

板垣征四郎微微摇头:“冈村君报告称,北平大约三万,天津加上在乡军人,大约七万,算十万兵力吧。”

西尾寿造一直盯着下村定,心里在琢磨他的想法,下村定叹口气:“要是他们能冲到塘沽就好了,海军可以派船在塘沽接他们。这可是十万兵力呀。”

原来是这样,西尾寿造心中微微摇头,他有些失望,神色严肃的呵斥道:“下村君,你是怎么啦?难道糊涂了?以这样的状态,怎么完成天皇交付的使命完成国民的期待”

下村定一愣,随即有些愧赧的低下头,他明白西尾寿造看出了他心中惶恐,二十兵力收缩到江浙地区,可中**队依旧有百万之众,江淮战区在长江以北,依旧威胁到江南地区。

“下村君向来智慧出众,”板垣征四郎开口道:“司令官有个设想,你来给我们参详下。”

下村定有些纳闷的抬头看着板垣征四郎和西尾寿造,板垣征四郎和西尾寿造交还下眼神,板垣走到地图前说:“待撤军完成后,司令官决定在长江以北,对支那江淮战区发动一次局部进攻,目的是打击在泰兴、泰州一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