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许多年后,有人议论,如果珠海巨人集团坚持在电脑行业发展,或许不至于落到日后的结局。其实这样的判断也仅仅是一厢情愿而已。

当时的市场现状是,珠海巨人集团从桌面印刷系统和汉卡起步,其市场覆盖面有限,幼弱的民族IT业基本上缺乏与国际品牌抗衡的能力。

1994年以后,全世界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珠海巨人集团的汉卡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为微软推出了办公软件。巨人如果继续从事软件开发,抗不过猖獗的盗版;搞硬件,又没有核心技术。

事实也的确如此,随着竞争者的增多,整个中国IT行业的利润快速下降。资料显示,1993年一台手写电脑的利润可达500元,但是到了1995年已经迅速锐减至50元,仅够维持基本的成本以及日常开支之用,并且还需要提供繁杂的售后服务。

史玉柱是一个特别善于总结自己的人。

这两次在自己赖以起家的行业……IT行业里折翅,史玉柱发现,不是自己的技术不行,而是自己的产业缺乏硬件支持。而以珠海巨人集团当时的资金水平,也不可能自创一个硬件生产平台,这成为史玉柱的一根软肋。

※BOOK。※虹※桥书※吧※

第26节:巨人梦很重要(5)

如此这般,与其在软件行业泥足深陷,守株待兔,不如抽身而退,去寻找另一片广阔天地。

从此,史玉柱卸下包袱,开始为珠海巨人集团找寻另一段可行之路……这就是下面要讲到的保健品产业。对于史玉柱而言,无论如何只要能实现东方巨人的梦想,在什么行业无所谓了。

这就像史玉柱读大学时的选择一样,就希望做出点像样的事来,而究竟是做什么事倒无所谓。

为了实现巨人梦的实验

为了实现东方巨人梦想,1993年年底的时候,史玉柱首先开始了内部调整。他在1994年春节刚过不久,就聘请了北大方正集团总裁楼滨龙出任珠海巨人集团总裁。公司实行总裁负责制,而他自己则从管理的第一线退下来,出任集团董事长。

史玉柱自称:〃有很多缺点,加上技术出身没做过管理,因此错误不少。为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请高人来执掌。〃

但他并没有袖手旁观。半年以后的1994年8月,他就开全体员工大会,提出了〃巨人集团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构想〃。其总目标是:跳出计算机产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解决矛盾的出路。与此同时,史玉柱还解除了原集团所有干部的职务,全部重新委任。

那么,什么是实现巨人梦想的新行业呢?

史玉柱开始频繁往返于中国和美国之间。在这期间,史玉柱发现美国有三个行业最热,依次是IT、生物工程、保险。IT是巨人的老本行,他已经品尝了它的味道,而保险民营企业做不了,看来只能搞生物工程了。

而就在这个不经意的当口,史玉柱遇见了自己的同乡兼大学校友袁彬。袁彬在大学毕业后便留美深造,此时已是生物化学专业的博士了。

不久,袁彬被史玉柱请回国走走。

《巨人不死秘密》的作者是这样记录袁彬和史玉柱交往的过程的:

回到珠海的史玉柱与袁彬时常坐在史玉柱的办公室里,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大门紧锁,员工们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老板在和这位来自美国的客人谈论着些什么。私底下流传着许多猜测性质的小道消息。有的在传史总准备从IBM进口硬件,和微软、英特尔谈软件合作;有的则认为史玉柱准备将软件技术全数转让,然后坐收利润分成和股份分红。一时之间,什么样的传闻都有。然而当史玉柱在数天之后走出他的办公室向所有的员工展示和介绍他书架上所摆放的一瓶瓶的生物制品时,不禁令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

然而对于员工们那异常惊讶的眼神,史玉柱依然显得十分从容淡定。他开始眉飞色舞地向大家介绍这种在美国和日本已经风靡有如狂潮的生物制品。史玉柱的这一表现其实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态度:他要做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就是美国正在流行的DHA。DHA是深海鱼类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医学证明能改善记忆力等。那时候,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应景迎来了它的第一个春天,但是在健脑领域,还是一片蓝海。

1994年8月,珠海巨人集团董事会通过了上马DHA项目的决议,并将这件事命名为1018工程。意指新产品必须在同年10月18日投入市场。珠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