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攻略半岛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金德曼……善德女王,有趣,有趣……”

李承道低语了一声,心中大概勾勒了一番:假如一统半岛后,让金德曼在政治上代管整个半岛,那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历史上金德曼以仁厚著称,有能力,有野心,但她的手脚却被完全束缚住了。古代新罗女子地位不好,女王继位更是前所未有,势力集团绝没那么容易点头。

李承道要想把半岛归入大唐版图,军事上要用唐人,但政治上,必须找一个皇族势力代表,此时作为金氏圣骨者,且终身不嫁的金德曼将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不过现在唐朝的重心还是在西域以及漠北,暂时还无暇东顾。李承道虽然无法在军事上参与半岛局势,但依然可以把影响力辐射进去。

“这次倭国也来人了吧。”

李承道没有谈要不要答应新罗的求救,反而询问起倭国来。

“回陛下,此次倭国正使为犬上三田耜,副使乃药师:惠日。”

“犬上三田耜,惠日,果然是这两人……”

李承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杨师道,你通知犬上三田耜,让倭国调停百济和新罗之间的关系。”李承道缓缓说道。

“陛下,据新罗使者的消息,义慈王三月前送王子丰章到倭国做人质,正是有倭国在背后撑腰,百济才如此肆无忌惮,现在要让倭国调停百济和新罗,恐怕对方就算答应,也只是表面做做样子,不会真心。”

杨师道迟疑了一番。

“嘿嘿,倭国之所以怂恿百济去打新罗,无非是看上了新罗如今内忧外患的政局,想趁机沾点便宜罢了。”李承道嘴角勾起一丝弧度,冷笑一声,“你暗示犬上三田耜,就说这次高句丽的进贡,朕非常不满意。”

“接下来大唐将会结束对西域和漠北的扩张,大唐重心将会放在辽东半岛和东北。明年开春,我朝将会彻底解决东突厥在东北的残余势力,幽州大军将直面高句丽。”

李承道说话声音很平淡,但杨师道却听得心潮起伏,不过他为官数十载,基本政治涵养还在,稍微思索了一番,便听懂了这位新皇话里的潜意思:幽州大军直面高句丽,却不代表大唐要向高句丽进攻。

李承道已经在兵部内部会议上说了,接下去两年时间,将是大唐军队换装的关键时机,罗艺所在的幽州大军拍在第二序列,而且幽州距离长安的距离可不短,要靠水路运输几吨的大炮上百架,越过数千里到幽州,上岸后又要人推马拉的,时间不可能短。

而且士兵们还要熟悉新式武器,排兵布阵,战术也需要训练加演习,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这一来一去,到真正能参加实战,没有一两年根本下不来。

而且东北还有靺鞨,室韦,契丹等附着于突利可汗麾下的势力,如何收复这些势力?打,起码得两年后,不打,那大唐不可能放着这些势力不管直接去干高句丽,否则在高句丽战场上陷入焦局的话,难道不怕后院着火吗!

李承道说明年开春,就要解决东北的残余势力,杨师道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就算放龙骑兵整个冬天都去这些地方跑马圈地,也跑不过来吧。

“陛下是想臣暗示犬上三田耜,我朝将会对高句丽动武吗?”杨师道皱着眉,心中隐隐有一丝担忧。

隋朝怎么灭亡的?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可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索啊。这才仅仅过了12年,难道新生的大唐也要去碰高句丽这根硬骨头了吗?

“怎么,你杨师道怕了?”

李承道身体缓缓前倾,。

杨师道心中一凛,大唐这位新皇的心思自己最好别猜,于是大声喝道:“我大唐泱泱大国,岂会怕高句丽这化外之邦,陛下但有所示,杨师道必亲自领兵替陛下攻伐高句丽!”

“好,好,好……”李承道突然一声大笑,“不过打仗的事,还不劳你这文臣操心,朕心中有数。杨师道,你只要在外交上替朕把好关就行。”

“新罗不能动,这是底线。倭国要想动新罗,那么大唐就会兵临泗沘。”李承道站起身,“不过新罗虽然不能动,但朕对高句丽非常感兴趣,问问额田部那老太婆,有没有兴趣和朕一起瓜分了高句丽,哈哈哈……”

。628年推古天皇死后,朝廷发生皇位继嗣之争。

天皇遗言由圣德太子的儿子、苏我马子的外孙山背大兄王继位,但苏我虾夷违背遗言,拥立敏达天皇的孙、押坂彦人大兄皇子的儿子田村皇子为天皇。所以现在还是推古天皇额田部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