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芩暗目悸恰�

现在华东临时政府不收税,还有盐巴发,那些黑户为了盐,自然也就纷纷跑去补办了,补办了户口的人家也都领取到了精盐。

这些报界人士也不太明白行情,也以为盐巴很贵,纷纷被震惊了。

这么多盐巴,要多少钱啊?然而华东临时政府就拿出来了,这难道还不让人感到震惊吗?

舆论界对华东政府一片赞颂,夏钧的民心指数也不断的往上猛涨,仅仅几天当中,民心指数就从3。8涨到了4。5的程度。

当然,没过几天,报界算是打听到了真相,原来华东化工公司在淮安开采了井盐,年产量足够全中国人吃上好几年,而且开采规模还在扩大之中,多出来的原盐则是用来生产化工原料的。

《申报》对此报道称:“承办华东化工公司,让中国拥有大量生产精盐之能,亦能产诸多化工原料,结束我中国需买洋人化工原料之状况,华东政府注重民生,实乃中国新生之新气象。”

其他报纸也纷纷称赞华东政府开办工厂之举,舆论界的称赞,让浙江、江西两省的局势迅速稳定,那些知识分子也不似之前那样反对华东临时政府。

特别是那些学生,他们之前反对华东临时政府不过是受人鼓动。华东临时政府的诸多表现,都昭示着这是一个开明的政体,那些学生都转而支持华东临时政府。

若说华东临时政府唯一让人不满意的,那就是表现得有些裹足不前,仅控制了三省地盘就不打了。

当然,为什么不打,《复兴报》已经就此问题做出了解释,当前局势要稳定,但还是让很多人感觉到美中不足。

就在华东政府上上下下准备着过年的时候,贸易部从德国传来消息,他们已经和那个安东尼?福克已经同意前来中国发展。

安东尼?福克,这个在一战中为德国设计飞机的设计师,对协约国酿成了福克灾难。

1910年,20岁福克被他父亲送到德国接受接受培训成为一个机械师,可是他的兴趣是在飞行上,同年,福克成功地制造了当时最快和最坚固的单翼飞机,他想把这架飞机贡献给祖国荷兰的军队,就驾驶著自己所造的小飞机从从德国飞到荷兰向过生日的荷兰威廉明娜女王致敬,但遭到的却是冷遇。于是,他转向法国、英国和俄国,三国军事当局都对他不感兴趣。

因为这些国家都不认为,一个每有经过专业学习的机械师,怎么可能设计出什么好的飞机。

福克的飞机确实不错,不过显然他接触的这些国家的部门比较刻板,连机会都没有给他,或者说根本不重视这一块领域。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人找到了他,让他很诧异。也正是这个时候,福克受到了较大的打击,在接到贸易部以‘华东航天制造空公司’的名义邀请后,便答应了下来。

没有什么比中国人开出的条件要诱人,每个月1000美元的薪金,而且表现好还有奖金,这对急需一个舞台来施展才能的福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不过福克也不是没有疑虑的,因为他怕到了中国,中国人没办法给他提供那些必须的基础设施,说不定他们连飞机都造不出来。

贸易部知道福克的想法,很快便打消了他的疑虑,告诉他中国华东临时政府已经能够生产时间山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动力上达到了比任何国家的柴油发动机都要强大的450马力。

打消了疑虑的福克很快就答应下了聘请,这个未来的飞机制造商,一个英国人愿意出1000万美元收买的优秀飞行设计师,就这么的被忽悠到了开往中国上海的轮船上,他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他将在德国开办飞机制造厂,一战之后又会前往美国成为飞机制造商。

不过现在,却变成了给华东航天制造公司的打工仔。

挖到安东尼?福克,也就意味着德国人很可能要在一战的空战中吃亏,不过这样更好,夏钧可以把他们原有的技术再卖给德国人,等德国人在一战中取得空中优势的时候,再卖飞机给英法等协约国。

安东尼?福克是挖到了,中国近代飞机设计师冯如却还没有挖到,夏钧早在一个月前就准备了。

冯如已经回国了,此时正在广东。

夏钧纳闷间打电话去问军情局,白文升急急忙忙又发电报到广东询问军情局的特务,过了大概两个小时,白文升打电话到夏钧家里,对夏钧报告道:“校长,那个冯如是同盟会人,对我们光复会不是很有好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