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这个,还得请示一下袁大总统啊”阎锡山立即警觉起来,看样子华东自治政府已经有意修这条铁路了,有何企图?

在没有摸清楚华东自治政府的真正意图之前,阎锡山很不放心这条铁路,这条铁路一旦修通,人家的兵马直接就能开到山西来。

双方的交谈很快就结束了,阎锡山满腹狐疑的回去了,狄元骏马上发电报报告夏钧。

接到电报的时候,夏钧看完电文,纳闷道:“这个阎锡山胡扯什么,难道他上个厕所也要请示袁世凯不成?”

夏钧拿起电话打到了电台,命令道:“发电报给狄元骏,让他摸清楚阎锡山的意图。”

通往山西的铁路夏钧是修定了,没有这条铁路,华东自治三省的能源问题将无法解决。

当前夏钧正在狂修水电站,浙江南部,以及浙江的千岛湖地区的水电站都在修了,福建的水电站更是进入了总体规划阶段。

虽然福建的水电站的潜能还能支撑一阵,同时福建的煤矿也能支撑一下,但未来一旦吞并了江苏等省份,以及各工厂增多后,电力就不够用了。

老百姓用电倒是不大,但造船、钢铁、军工、建材这些都是电老虎,而且未来将有一个爆发式的发展,哪里有那么多的电。

特别是一战到来后,那时候工厂将三班倒不停生产,一旦没有能源,那就是要停工的。

解决能源最方面的方法就是修一条铁路到山西去,山西的煤炭多得很,到时候可以用煤炭发火电。

当然,夏钧并不是很乐意挖煤炭,特别是山西那边,煤炭要是挖过头了,地下水会遭到破坏。

不过一战的时候挖一些还是可以的,不要挖过头就好。

——————

第三更到12点左右还有一更,不排除卡文的情况,第四更也许要凌晨。

第一卷 第五十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

第五十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

夏钧目前并不热衷在国内挖矿,而是热衷于到海外挖矿,境内的矿产虽然已经在规划,但一直没有进入开挖状态。

这些矿场都是珍贵的储备,他并不想挖太多。

如果说是福建地区的建材资源,那挖多少都没问题,只要不破坏了地下水就可以,而福建的建材资源之丰富,挖得平均一点,基本上不会破坏什么地下水。

而那些珍贵的矿产资源,夏钧的原则就是能不挖就不挖,能进口就进口,先消耗其他国家的储备。

对山西的布局,仅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不过夏钧也许是太急了一些,让山西的那位阎长官和是怀疑他是否有什么不良企图。

……

其他各省的华东商馆,有的则遭到了冷遇,例如在山东、河南、两广、云贵这些地区,当地都督对华东商馆没什么兴致。

唯一算是有兴致的,也就是军火问题。

华东商馆只对他们推销单兵武器,而轻机枪这种级别的武器则不在列表之中,那些步枪他们买得再多差不多还是那个样,轻机枪、重机枪则不同,不是哪个势力都能从华东商馆这里买到那些大杀器的。

除了国内开设的华东商馆,华东商馆开始向国外开设。

南洋、中南半岛,这些地方都派遣了人员,同时在澳大利亚也有商馆,同时夏钧还派了一个商馆到沙特阿拉伯。

他看重的是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此时的沙特阿拉伯还没出现。

20世纪初,伊本?沙特成为沙特家族的首领,他率领沙特人于1902年收复利雅得,1906年击败拉希德家族,恢复了沙特家族在内志的统治地位。为巩固已取得的政权,消除部落各自为政的分裂状态,1910年成立了“伊赫万?陶希德”(一神论兄弟会),而后又建立了伊赫万的农垦区“希吉来”,使加入伊赫万的游牧民转入定居,从事农业。

“希吉来”实为宗教、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体。最初的希吉来设在阿尔塔维亚,1939年发展到140多个。伊本?沙特的士兵主要从希吉来征召。士兵自备武器、乘骑和口粮,在战争中每人可分得一份战利品。1915年英国强迫伊本?沙特签订“友好同盟”条约,并承认他对内志、哈萨等地的统治。

此时沙特家族还面临着一个敌人,那就是拉希德家族。

夏钧觉得可以通过接触沙特,以军事援助的方式换取到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勘探权,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石油上的不足。

此时世界石油基本上被美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