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曹锟的北洋第三师的一个旅在后面追,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则在东南、东北方向堵截。

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则在西北、东北方向堵截,以此形成一个直筒型的口袋。

“投降不杀,华东军优待俘虏,可以发放路费让你们回家……”大功率的宣传车在野地里飞奔着,声音被开到了最大。

“蹲地、抱头,华东军优待俘虏……”

奉军中能听得动官话的纷纷蹲地抱头,奉军中很多都是临时被拉来的壮丁,这些人抓了也是放掉的,不过抓人的目的在于稳定地方,若是这些溃散到地方,手上又有武器,肯定又有很多人成为土匪。

……

狗河之战,奉军大败

华东自治五省的报纸很快刊登了这一消息,根据战地记者的报道,华东军在这场大战中伤亡极为轻微,只有一百多人阵亡,而奉军死伤达到三万多人,被击毙的估计有一万五千多人。

如此悬殊的结果,让全国上下都大为震惊。

各地督军一时都安份了,纷纷通电支持中央进行军政分离。

他们可不想变成第二个张作霖。

狗河大败张作霖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北京,袁世凯打电话到了杭州,询问夏钧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袁世凯真是被夏钧给阴怕了,又怕他像上次收回关税时一样,又把他给阴了。

不过好在这次夏钧貌似对东北的地盘没什么兴趣,他对袁世凯说道:“只要东北对我华东开放投资就可以,其他的,我们华东军会把那四个混成旅留在东北进行剿匪,同时也兼备防御日本。中央可以派驻省长,不过我想督军就没必要了,我们华东军在东北就无问题了。 ”

把华东军留在东北,还是把袁世凯给阴了。

这算什么?

一旦打起来,华东军南北夹击,北京腹背受敌。

不过袁世凯也不敢反对,通过这一仗,他算是彻底认识到了双方在军事上的差距,不驻军就不驻军吧

起码这样双方关系不会受到损害,今后就算到了那一步,双方也有一个充分的余地可以保留。

袁世凯一开始就感觉夏钧派遣四个混成旅,这么多的兵力对付一个张作霖有些太夸张, 此时算是明白过来了。

不过中央获得的利益更大,因为张作霖一败,其他督军都你通电拥护中央进行军政分离,中央的权力马上增大了许多。

袁世凯很快投入到了整顿地方的行动中去。

……

东北的战况依旧在持续,吴佩孚于狗河之战当天疾行上百里来到奉天城下,沈阳城此时已经极为空虚,吴佩孚的第六旅简直是一攻即下。

第六旅进了奉天城,抢劫的事情很快还是发生了。

吴佩孚丝毫不手软,当中将抢劫的士兵枪毙,很快便将北洋军抢劫的趋势压制了下去。

北洋军上下也知道,华东军不让抢劫,他们若是敢抢劫的话,不说吴佩孚不放过他们,华东军的宪兵队也不会放过他们。

奉天城一下,让袁世凯极为高兴,不过夏钧打了电话过去,对袁世凯说道:“奉天此名乃是满人所定,我汉人所定之名为沈阳,袁公当下令恢复明代称呼。”

“自当如此。”对于这个屁大的事情,袁世凯答应得十分爽快,第二天就下令将奉天城更名为沈阳。

沈阳的叫法是明代的,奉天城则是满清的叫法。

满清曾经把沈阳做为都城,所以把沈阳改成了奉天。

东北的局势随着沈阳被攻克,迅速的稳定了下来。至于张作霖,从情报上看,应该是跑到旅顺去了。

旅顺此时在日本的控制之下,日本在旅顺驻扎了上万名日军。

夏钧则下令第一混成旅前往大连驻扎,以将旅顺日军卡在辽东半岛上不能出动,同时派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驻扎丹东,以扼守日本可能从朝鲜发起的进攻。

第四混成旅则负责东北三省境内的剿匪,不过这么一点兵力显然不够用,所以夏钧再次派遣了四个生产兵团进入东北。

这四个生产兵团一个驻扎辽东半岛,两个驻扎丹东一带,另外一个则分散在三省境内进行剿匪。

为了保护大连驻军的安全,夏钧派遣了十艘潜艇前往大连,毕竟大连极有可能在爆发战争时被日本海军炮击。

这样一来就极为不利了。

所以必须在渤海内取得制海权,不过现在海军的力量还薄弱了一些,所以夏钧把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