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 (第1/4页)

机械化种植是必然要实现的,对其他未进入华东自治政府管辖范围的省份产生冲击是必然的。

只是冲击力度是要把握清楚,否则会出乱子。

对其他国家,华东自治政府的农业战略是采取一种暴徒式的贸易攻击,将对方的农业打压下去,以在国际上取得主导地位。

秋收一到,华东自治政府对其他国家的农业的暴徒式攻击再次开始了。

蔗糖、棉花,是其中的主导。生丝也加入了冲击范围之中,今年中国生丝产量大增,对日本的生丝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蔗糖价格果然在今年发生了价格下跌的状况,随着更多的甘蔗被榨成蔗糖,价格还将继续下跌。

而棉花价格经过去年的暴跌之后,今年却发生了回暖。

每吨价格从去年的100元上升到了今年的130元,其中差距十分的大。但中国的棉花产量却是大大的增加的。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去年各国棉花遭到了中国棉花的冲击,价格暴跌之后今年减少了种植面积。

而且减产比中国棉花今年的增产还要多,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纺织业进入了黄金时期,对棉花的需求量十分的旺盛。

光是棉花方面,今年产值就达到了32亿元,其中有大半是用于出口,起码能造成20亿元的贸易差额。

但贸易额差明显不止这些,因为这些棉花不可能大半都出口掉,目前世界纺织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英国突然退出了这块市场,导致纺织业的利润普遍达到了50以上,这些棉花起码能为中国创造30亿以上的贸易差额,这还是考虑到竞争导致利润下降的情况之下。

在纺织业的竞争上,中国和美国是一个大对手,日本同样是一个竞争对手,所以为了压制日本,海外的纺织业产品的价格不可能太高,因此50的利润是不太可能的。至于国内的市场也有巨大的增长,但格局已经形成了,所以利润也没有增加。

竞争暂时还没有发生,主要是因为空白出来的市场太大,一时间各国的纺织业产能根不上才导致纺织品奇缺而已。

现在比的就是占领速度,当市场被填补上之后,就是惨烈的市场搏杀了。

用句老套的话来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胜者国力增强,败者国力衰弱。

除了纺织品,茶叶、生丝、陶瓷这三个传统产业同样在蓬勃发展。

茶叶方面换上了精美的包装,生产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内部市场倒是扩大了许多,这个年代的饮茶习惯相比后世远远要高得多,而西方人在茶叶方面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只是他们找到了其他的产地,例如印度。

茶叶方面想要扳回原先的垄断地位,采用市场手段暂时是不可能的。

生丝方面,则开始慢慢走向垄断地位。

改良的桑树和桑蚕的投入,加上生丝厂采用先进设备,使得生丝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了。养蚕方式从以前的家养改成了放养,用工大大减少。生丝厂全面机械化,用工更是大大减少,这样一来,优势就上来了。

陶瓷方面,景德镇的陶瓷已经列入了华东自治政府重点发展的项目,夏钧在上面也投入了许多积分,也正在朝扳回垄断地位的方向发展。

在十九世纪,中国的GDP依旧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全是靠这些东西堆上去的,只是这些东西无法转换成战争能力。

目前夏钧也不求这些东西能够转换成战争能力,只是让这些产业提供就业岗位,并冲击他国经济,制造贸易差额。

真正有看头的还是高科技产业,造别人造不出来的东西,别人不买都不行。当前这种轻工业,极为容易被其他国家使用关税政策挡在门外,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红利的越来越少,这些产业也会慢慢失去竞争力。

按照一般的规律就是这样的,不过夏钧可以购买更先进的技术、设备,让这些产业依旧保持竞争力。

什么叫彪悍?这就叫彪悍。

让其他国家无路可走让他们靠卖资源为生

对于今年的棉花产量,其实去年的农业规划还是失策了,一是国内市场需求大增,二是国外市场空白出来,所以种得太少了。

每吨130元是不正常的价格,压到每吨100元的界限才算是正常。虽然130元的价格依旧比以往的150元低出很多,但这并不够。

夏钧找来杨明柳,让他仔细的调查市场,把明年的农业调控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