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4页)

“委员长不应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这关系华东七省之稳定,乃至中国之稳定,不可再如此儿戏。”陶成章第一个跳出来阻止,而且话说得比较难听。

“委员长,属下以为,拍了两个也差不多了,不如把后面的交给其他人去拍?”游正斌则显得婉转一些。

“好,不拍,不拍了。”夏钧见他们都反对,李诗婧更是扬言他再去冒险就不理他了,夏钧只好放弃原先的计划。

生活的轨迹又恢复了原先的模样,特种部队的训练还是当了甩手掌柜,训练方式他已经交代得非常清楚了,各种资料全都齐全,就看特种部队自己摸索了。

而夏钧亲自*摄的两个生存教程,也让他在特种部队中赢得了无与伦比的威望,在特种部队的士兵看来,委员长的作战素养是最强的。

夏钧的行动很成功,把自己的形象塑造成了硬汉,他在士兵心目中建立了更高的威望,这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

硬汉在很多时候有许多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在政治上是有作用的。

当前来说夏钧并不需要这些,但并不意味着他未来不需要这些东西,因此这是一笔重要的履历,是未来战胜政治敌人的重要砝码,属于压箱的王牌。

夏钧回到杭州后第二天,陈家毅就向他报告了最新的贸易情况和订单招揽情况。

自朱尔典回国述职之后,英国再次向华东自治政府下了三亿英镑的订单,除了军火以外最多的就是造船方面。

“贸易方面,目前华东自治七省纺织业已经占领了国际纺织品贸易的百分之七十,而且份额还在增加,就主要市场方面已经被我们所占领。”陈家毅念着最新的统计数据:“在采煤业方面,我们只占领了百分之三十左右,而美国方面则占领了二十六左右,其他市场则被一些其他国家的民族资本所占领。”

“钢铁市场上,我们只占了百分之十,而美国则占据了百分之五十三,但我们已经能基本满足国内的钢铁需求,而且产量正在进一步的增加。”

“而在石油方面,我们初步对美国取得了明显优势,占据了全球65的市场份额,而美国的美孚公司只掌握了30的市场份额,但竞争依旧激烈。”

“竞争激烈也要争,这有益于制造贸易差额。”夏钧说道,“就算是我们在燃油方面没有利润赚,但起码我们为国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有口饭吃。”

“汽车制造方面呢?”夏钧继续问道。

“汽车方面我们在第一季度方面一共出口了十六万辆,目前还接到了二十三万辆的订单,市场份额估计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三十。”陈家毅汇报道:“在摩托车方面我们出口的则更多,基本上占据了国际市场上的百分之八十,拖拉机的出口则占了国际市场份额的八十九。”

“电器方面,我们的出口也占了到了国际市场的百分之四十,而且份额还在增加,机械制造业则只有略微出口,内部需求还未完全满足。”

“嗯这都是要时间的。”夏钧点了点头,对当前的发展状况还是比较满意,当前在各个重工业项目上虽然并未取得绝对性的市场优势,但市场份额正在扩大。

内部需求依旧是是首先满足的对象,像机械制造业方面虽然现在已经小规模取得世界领先水平,但显然内部的需求还未满足,而向国外出口的机械则是一些没有什么技术性的东西,那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基本上不出口。

钢铁方面同样如此,钢铁制品都是首先满足内部需求再向外部出口,虽然钢铁市场的份额暂时可能抢夺不到,但随着技术差距的扩大,那些其他国家的民族资本所采用的落后生产力终究是要被淘汰。

而对于那些相对发达的国家来说也是一样的,他们的技术虽然也比较先进,但若是碰上拥有更先进技术的竞争对手的时候,他们的工人成本远比那些落后国家来得高,因此同样容易出现亏损。

所以在钢铁制品的出口方面并不急,而且这个年代的许多国家都很落后,对钢铁的需求也不是太高。

反而是在那些建筑材料的出口上很占优势,而且产量也不受限制,最大宗的无疑就是水泥。

水泥要多少有多少,只要有足够的船只运出去。

中国制造的水泥,质量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且成本也是世界上最低的。

华东远洋公司的船只吨位在五月出已经增加到了三百八十万吨,虽然相比英国的上千万吨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以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绝对能够超越英国。

美国的远洋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