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 (第1/4页)

此时中华帝国基本上完成了版图的恢复,而且对外还扩张了许多领土,中华帝国已经不需要再向外进行领土扩张了。

靠资本就能够掠夺一切。

因此中华帝国把自己包装成仁爱的国家是可行的。

就如美国一般,把自己包装得那么好,但他们过往的罪行却是历历在目,但却还是蛊惑了很多世界人民。

很多时候,不得不承认的是,人民是愚昧的。

人民的想法可能很简单,那就是看到其他国家日子过得好,而自身的日子过得不好,就会支持其他国家的一些东西。

他们还会说:“谁来统治又有什么区别呢?只要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就行了。”

这样的观点也许没错,但同样也大错特错了。

谁来统治自然是有所区别的。

如果是异族来统治,那么结果只有剥削。尽管异族的国家可能人民过得很好,但人家是靠团结自己的国家来压迫其他国家,人家不和你一家子过的。

若是一个会和人民一家子过的统治者,那么毕竟还在一家子里,很多事都不能做得太过分,这会有一个起码的底线。而其他不在一家子里过的统治者,管你死活,我发财就行了。

正是这种愚昧,让中华帝国的仁爱、民族自由思想等等东西拥有了极大的市场,同时很多国家的人民随着中国不断富裕起来,都很渴望中华帝国的到来。

美国的国际资本也是利用这种愚昧,大力鼓吹自由主义,以对世界各国内部进行分化。

不过世界上不乏觉醒之人,中华帝国就是彻底觉醒的国家,为了抵御国际资本的扩张,正在与美国争锋相对。

这就是战后的世界。

中国和美国在南美洲地区存在极大争端,而苏联与欧洲各国,在东欧地区也存在争端。

苏联正在向欧洲地区积极扩张,其中波兰已经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中华帝国带头成立的‘第三世界联盟’,也动摇了欧美殖民国家的利益,特别是国际资本的利益。

根据第三世界联盟的成员国等级提升要求,完全是一种有利于中国资本,而不利于国际资本的一种规则。

欧美国家,企图瓦解这一联盟。

但问题是,这个联盟的内部太紧密了。

在一级成员国方面,基本上的牢不可破的关系,所有一级成员国的经济都捆绑在了一起,想要分开已经是难上加难了。

经济捆绑了政治。

同时地理位置也是很关键的。

就拿俄国来说,此时不依靠中国的下场就是完蛋。

俄国则开始想买办政府转变,虽然俄国也有一些发展工业的计划,但大多都是中国资本开办的工业。

而那些高端的东西,还是从中国购买。

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这是一个半买办政府。

只要中国和俄国的联盟关系牢固,那么这个联盟就无法从内部进行瓦解。

至于什么南洋共和国、果敢郡国、交趾郡国、朝鲜郡国,这些更是无法拉拢过去的国家,这些国家完全和属于中国版图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自成体系,艺术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由于此时的中国没有经历太动荡的变革,虽然变革一直在持续,但优良传统却是没有受到波及。

在艺术领域方面,中华帝国的发展也很迅猛。

以景德镇的陶瓷烧制为例,这一时期涌现出了珠山八友等名家,这些名家的作品大受热捧。

中国的艺术界和西方的艺术界是不同的。

西方人作个什么画,艺术家生前都是不出名的,因为画得的确没什么出众的地方,等到人死了,就开始出名了,这是炒作的原因。

而在中国则不是如此,在中国一个艺术作品要想出名,首先必须过硬。

只要过硬了,艺术家人还活着的时候出名并非难事。

加上此时中华帝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普遍富裕,对于这些新作的艺术品,只要是有艺术价值的,都不愁市场。

这给了那些艺术家很广阔的谋生渠道,使他们脱离了物质的桎梏,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中去。

而繁荣的艺术品市场,也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业中去。

不过这一行业的主要特点就是,有本事才能出名。没本事呢赚点钱糊口还是很容易的,毕竟此时的中华帝国,市场很繁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