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部分 (第1/4页)

美洲地区的人口稀疏,这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防御密度太低,其中以北部加拿大,以及美国南部为甚。

而美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

起码的,中国进攻美国,并不一定需要从夏威夷。

走赤道毕竟太远了。

如果中国在格陵兰岛建立一个战略轰炸机场,那么中国的战略轰炸机编队,可以轰炸到整个欧洲,以及美国北部。

旧的地图,即将从中国帝国的指挥部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这种新的地图。

这种新的地图,告诉指挥官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地球是圆的。

若是普通的那种平面地图,南北极看上去很复杂,不是很容易判断出这两个地区的地理关系。

这种投影地图装备指挥部后,参谋人员能够更好的做出谋划。

对于中国这样未来要与美国发生战争的国家来说,这种地图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中国未来也将和欧洲国家发生冲突,这使得中国必须重视北极战略。

只要中国能够取得北极空中霸权,那么中国未来就能够随意的轰炸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实际上这个年代,极少有国家关注到北极地区。

毕竟在这个时代,人们用的多是平面地图,而且空军的发展也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因此北极地区还不是很引人注意。

若在后世,北极航线可是非常繁忙的,每天都有不少飞机从北极飞过,地球是圆的,这是一条近道。

……

俄国,1921年,中俄联军再次发动了进攻,这次进攻相比以往来说,声势更为浩大。

中华帝国已经将主要的兵力都调集都了伏尔加河一线。

兵力已经是达到了一百六十万的程度,其中新兵较多,对苏联的进攻,纯当练兵,年年都练,必不可少。

去年中俄联军攻克了伏尔加格勒之后,之后向前推进了一百公里,主要是进行人口掠夺,之后又退回了伏尔加格勒地区。

由于美国对苏联加大了援助,今年苏联内部的情况好了很多,起码人民算是勉强能够吃得饱饭了。

当然,吃不饱饭,全是因为中俄联军的关系。吃得饱饭,全是他斯大林的功劳。

苏联在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援助之后,其重工业发展速度较快。

然而今年的中俄联军在进攻前,按照往年的惯例,还是对苏联进行了纵深轰炸。

近五千架蚊式轰炸机从机场起飞,对于进攻前早已侦查好的轰炸目标,进行大规模的轰炸。

蚊式轰炸机成本低廉,而且中华帝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生产线,每天能够生产出十五架。

为此蚊式轰炸机大量的装备部队,中华帝国在东南西北各地都建立了战略轰炸机场。

不过蚊式轰炸机的载弹量少也是一个问题,每次只能携带一千公斤的炸弹,五千架一次投弹也就只有五千吨炸弹。

十次出航,也只能投放五万吨炸弹。

不过中华帝国此时不急着装备新型轰炸机,是因为蚊式轰炸机还能用,这的确是一款很优秀的轰炸机。

这是最顶尖的,木构飞机的巅峰产物。

五千架蚊式轰炸机起飞之后,对苏联的工业、铁路、桥梁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这次轰炸依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轰炸机从低空飞过,将铁路、桥梁摧毁之后,苏联的交通很快陷入瘫痪状态,不过公路还是可以走的。

但工厂被轰炸之后,就马上停产了。

但苏联的防空设施也改善了许多,五千架蚊式轰炸机一次出航就损失了近三十架,都是被苏联的防空火力给击落的。

苏联的战斗机还是那样烂,连蚊式轰炸机的边角都摸不到。

而且轰炸很突然,苏联又没有雷达,无法进行事先布置。

但相比上一次轰炸来说,效果差了一些。效果还是巨大的,使苏联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蚊式轰炸机在进攻之前,陆续出动了二十多批次,投下了近十万吨的炸弹,尽管效果不如上一次,但投弹数量却是更多了。

苏联的水库、电站等等设施全部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轰炸。

在战略轰炸之后,中华帝国空军又对前线的俄国部队进行了轰炸,这次出动的是战术轰炸机。

同时火炮也开始发威。

这次,中俄联军集合了近两百万的兵力,向乌克兰地区发动进攻。中华帝国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