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陈老弟你就不知了吧虽然表面上华东自治政府看上去没什么政治野心,但实际上他们是在走一种稳步扩张的策略,例如这次,一个二次**就让华东自治政府占了两个省,那下次呢?”阎锡山说道。

“北洋政府看上去还是中央,但却有名无实,就算是北洋政府控制其他各省,我看也不足以与华东自治政府抗衡。我们若是不签盟约,首先就要被北洋政府吞并,虽然短期内我们可以从袁世凯那里索要到更多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绝非是我们的好事。毕竟华东自治政府现在把盟约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签,等下次就没得签了。”

“嗯”陈炯明思索了片刻,点头说道:“阎大哥所言有理。”

“而且陈老弟你发现没有,这夏委员长年轻得可怕,也许他还能当个五十年委员长,袁世凯他最多当十年大总统,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我等何必与他争呢”阎锡山说道。

陈炯明点了点头,看到阎锡山这次带了这么多人来杭州,问道:“阎大哥为何带这么多人?”

“到处调查调查,这样才能看到真的东西,陈老弟与我同去外面逛逛如何?”阎锡山对陈炯明邀请道。

“好”陈炯明也想出去看看,他来杭州感觉这里的风气很不一样,有些朝气蓬勃,节奏也有些快。

两人出了酒店,在街上逛了起来。

街上很热闹,也被打扫得很干净,仔细看街道上人们的穿着会发现,很少有百姓穿土布衣服,穿的衣服都是经过染印的。

再看面色,显然比其他省份的百姓要好上许多,而且街上的百姓脸上大多数挂着一种隐隐的笑容,或者说是一种自信,很少会看到那种沉重的表情,以及麻木的眼神。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八十八章 安心效忠委员长

第八十八章 安心效忠委员长

这些百姓的样子可不是能装出来的,一个人会变得活泼,那肯定是有一定自信的,而自信可以由物质提供。

仅从这些百姓的外表就能看出,华东自治三省百姓的物质远要比其他省份的百姓要多。

阎锡山和陈炯明在街上逛着,他们来到了一家茶馆,茶馆叫什么‘新闻茶馆’,走进茶馆,发现里面没有什么说书先生,而是一个正发着声音的广播。

两人坐进茶馆,要了杯茶水和一些点心,也坐在那听起了广播。

这个广播放的是新闻,新闻的内容比较多,而主要新闻是集中在安徽、江苏一带,这些天华东自治三省变成了华东自治五省,政府正在对新加入两省进行行政改革。

“自华东政府占领淮河以南之后,皖北人民迫切想要加入华东自治范围,华东政府已收到请愿信数十封。另根据最新消息,华东政府已与北洋政府达成共识,占据皖北的倪嗣冲将在一个月内之内退出皖北,皖北将由华东政府管辖,以实现安徽统一。”

“华东政府民政部目前已调集约一千万公担粮食,以及其他生活物资若干进入江苏、安徽两省,预计将在一个半月内完成对江苏、安徽两省贫困户的救济,以让江苏、安徽两省贫困人民温饱无碍。”

“听众朋友们,根据建设部传来的消息,建设部将在两年内将江苏、安徽两省铁路网络修建完毕,预计增修约四千公里铁路线,外加已进入修建的一万公里铁路线,总修建计划已达到一万四千公里,预计铁路的修筑,外加带动其他行业,可以给华东自治五省带来约一千万人的就业岗位。当前铁路网络修建完毕后,华东自治五省任何县城运输都将进入铁路时代……”

“噗哧……一万四千公里铁路。”阎锡山听了一口茶就喷了出来,实在是被这数目给吓到了。

“阎大哥,有什么不对吗?”陈炯明没听明白,他对这个公里的数目不是很敏感,没有具体的概念。

“那是一万公里啊这得多少钱才能修好?”阎锡山十分诧异的说道:“华东政府有这么多钱?”

“不知道。”陈炯明摇头道。

“我看二位就不懂了吧我们华东自治三省的铁路是用民资修的,哪里需要政府花钱。”边上的一桌客人中有个中年人摇着纸扇说道。

“民资修铁路,能筹到如此巨款?”阎锡山难以置信的问。

“现在华东自治三省基本上人人买铁路债券,或者是买铁路股票,加上今年赚的钱多了,这铁路款也就多了。”那中年人回答道。

“你们不怕钱被政府吞了吗?”阎锡山问道,辛亥**之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