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华东自治政府外交部突然发表声明,这很出乎英国和日本的意料。

英国大使朱尔典连忙求见华东自治政府最高元首夏钧,夏钧接见了朱尔典,他对朱尔典说道:“我们不容许任何国家的军队践踏我们的领土,难道龙口是你们的英日两国的租界吗?”

朱尔典被问得哑口无言,半天才对夏钧说道:“我们大英帝国无意践踏中国的领土主权,只是想攻打青岛而已,有什么不便的话,我们深感歉意。”

“德国在胶州湾的租界,我们华东自治政府已经接收了。”夏钧突然说道,让朱尔典有些措手不及。

“德国政府已经将胶州湾交给华东自治政府了吗?”朱尔典求证道。

夏钧冷笑道:“当然,我们已经在协议上签了字,我们中国将收回胶州湾,我知道日本不可能撤军,但如果英国还不撤军,我们将采取必要行动。”

“必要行动”朱尔典嘟囔了句,脑子里开始遐想起来。

这个必要行动,很可能是收回租界,例如上海、汉口两地租界,甚至是香港都有可能被华东自治政府强行收回。

为了一个胶州湾,一个许诺给日本的胶州湾,英国确实没必要冒这样的风险。

“好吧我想我们大英帝国会撤军的。”朱尔典的神情中带着写冷然的笑意,既然中国人想不开,那就让日本陆军去教训教训他们,只要他们在山东受到挫折,那么只要对华东自治政府施加些压力,便可以让他们屈服。

……

九月三日,华东自治政府宣布,中国已经与德国达成协议,德国将把胶州湾归还中国,并再次严厉警告日本与英国——“如若再不从中国撤军,将视为对中国的宣战。”

英国大使朱尔典同一天也请示了英国政府,英国政府给朱尔典的答复是马上答应从中国撤军。

同时英国政府向英国驻日本大使发出命令,让他鼓动日本继续向胶州湾进攻。

英国与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在贸易上闹得有些不愉快了,这个世界老大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借日本教训一下华东自治政府,让他们明白,他们只是一个小屁孩,还没有实力与英国叫嚣。

不过此时英国与德国正在大打出手,在远东显然没有足够的力量,迫于华东自治政府的压力,还是撤军了。

为此日本政府怒不可遏,他们愤怒的不是英国的撤军,而是华东自治政府突然插一脚,接收了德国的胶州湾。

更让他们愤怒的是,德国把胶州湾让给了中国。

在德国看来,把胶州湾给日本,比给俄国人还要耻辱,把胶州湾给俄国,更不如给华东自治政府来得坦然,在数次军事交流之中,华东陆军的战斗力也赢得了德国的尊敬。何况双方虽然不是盟友,但很多地方已经超出了盟友的范畴,而且这场大战,华东自治政府显然是偏向德国的。

日本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上日本陆军人员很自信的对日本首先山本权兵卫保证,他们能够击败支那人的陆军。

“支那人的陆军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虽然这并不足为虑,但我认为还是多派遣一些兵力保险一些。”山本权兵卫对陆军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陆军方面也给与了肯定的声音。

“此战大日本帝国不能输,一旦陆军输了这场战争,那么大日本帝国的国际地位将会急剧下降,我们陆军将不会辜负帝国的期望。”

……

日本陆军很快又向山东增兵两万,神尾光臣被任命为“青岛攻城军”司令官,他原先调动了以第十八师团为主力的陆军5万人,配备了数百门重型攻城重炮、山炮、野炮在内的火炮和多架飞机,从陆地进攻青岛率领18师团在海军掩护下,进攻德国殖民地青岛。

日军第十六师团于1905年在京都编成,其司令部设于京都,官兵主要来自京都、三重县和奈良县,故又称为“京都师团”。该师团为日本陆军甲等常设师团,装备精良,兵员满员,战斗力较强,在编成的当年即参加了日俄战争。

抗日战争中,日军第十六师团是与一系列暴行密不可分的:开展“百人斩”杀人比赛;参与实施南京大屠杀……连当时的日本陆军部人事局长都说:“第十六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战斗指导是违背人道的。”可见,第十六师团的暴行达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

当时被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等报纸大肆宣扬的所谓“百人斩”就发生在该师团。第十六师团在从无锡向常州追击过程中,该师团第十九旅团步兵第九联队第三大队副官野田毅少尉和大队炮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