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新上任的日军山东战区总司令加贺三友对莱州一线的日军指挥官进行了严厉的呵斥,让他们死也要坚守住莱州防线。

以日军指挥人员想来,华东军发动夜战的可能性不大,坚守一个夜晚应该没有问题。

然而日军却是大错特错,华东军历次演习中,向来不缺乏夜间演习,华东军敢在傍晚发动进攻,就已经做好了夜战的准备。

夜幕渐渐降临,华东军发射了大量照明弹。

将战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炮火打击依旧持续不断,反而让日军陷入了极为不利的状态。

因为日军的照明弹并不多,华东军的照明弹打在他们头上,他们却看不见华东军的影子,而华东军却能看到堑壕内的日军。

日军的位置是固定的,那就是堑壕。

如果日军离开堑壕,那么他们很快就会被歼灭,但他们不离开堑壕,又成了华东军的靶子。

这让莱州一线的日军显得异常被动。特别是这种两面夹击的情况。

战况持续到九点,第一军已经完成了包抄,对日军的后背发起了进攻,第一军一进攻,第二军也发起真正的进攻。

很快日军的防线就在两面包夹的打击下全面破碎,四万日军被华东军分割成一块一块的。

双方开始绞杀在一起,日军在垂死挣扎中奋起与华东军拼刺刀,但华东军很少与日军拼刺刀,因为华东军装备了大量轻机枪和冲锋枪,小鬼子一冲上来,马上一梭子子弹扫过去,必然是抢枪到肉。

但黎明到来时,莱州一线日军除了莱州城内的三千多人外,其余悉数被歼。

华东军士气如虹,再次一举拿下了莱州城。

莱州城的日军绑了一堆百姓做肉盾,企图以这样卑劣的手段来驱使华东军屈服,但回答他们的却是炮弹。

华东军绝不会在这样的手段下屈服,屈服一次就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有第三次。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

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若是因此忍让,就犯了孙子兵法中的写明的几大为降之忌。

虽然华东军做不到后世的俄罗斯对付恐怖份子劫持人质时的那种冷酷,但在战争中却是绝不屈服的。

莱州城一下,华东军随即对城内俘虏的日军进行了坑杀。

连夜行军的日军第一师团在得知莱州一线的日军已经被歼灭后,慌忙开始后撤。

日军在山东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添油战术,并非是日军想要添油,问题是华东军不给他们集结优势兵力的机会。

此时第一师团撞上去,又无炮火支援,无疑是自寻死路。

加贺三友连忙将第一师团后撤到了龙口一带,龙口一带也有山区,地形和莱州很像,不过这次日军兵力更多,完全可以在龙口布下坚固的防线,以等待主力集结。

只要在龙口集结到足够的兵力,那么便可以进行反攻,加贺三友需要时间进行调整。

华东军这边,野战的损失也统计了出来,两个师在昨日的野战中竟然阵亡了两百多人,受伤的达到了一千五百多人。

若不是因为掌控了战场的主动,伤员救护工作展开得比较及时,阵亡数字恐怕就不是这么点了。

然而两百多人的阵亡,也让指挥部上下感觉不是很满意。

突破了日军在莱州的防线,华东军休整了一番,开始向前推进。9月10日推进到了龙口一线,与日军再次展开对峙。

华东军后续部队陆续到达,第三军也赶到了战场。

炮战首先在龙口一线爆发,华东军的两个榴弹炮师与日军火炮展开了你来我往的炮击。

双方的炮兵理念都比较相近,即步兵决战前,先向对方的炮兵部队开火,即使无法摧毁对方的火炮,就算是杀伤对方的马匹都算是有意义的。

但火炮不可能完全被消灭,所以当步兵决战时,炮火主要往对方的步兵招呼。

眼下双方都在挖掘堑壕,炮兵部队的战斗自然是一触即发。

然而让日军炮兵震惊的是,对面的支那炮兵表现出了极为快速的反应,往往一门日军火炮开火,就会引来一个连,甚至是几个炮兵连的联合打击。

同时华东军的轰炸机、侦察机忙碌的出动。

侦察机为后方的炮兵部队指引目标,轰炸机则是四处轰炸日军火炮。

华东军将制空权运用得淋漓尽致。

日本炮兵很快反应了过来,华东军的炮兵能如此之快的反应,并快速集结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