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邢氯ィ�拦���赡芑崂痰浇�僖诿涝�亩┑ァ�

事实上按照原先的历史,美国除了以收现金的方式卖出了大量物资外,光是各国借款就借了两百多亿美元。

此时的美国还不能预计战争能打多久,但美国政府绝对是不想出面调停在山东的中日战争的。

这场战争符合美国的利益

很快,美国便拒绝了日本提出的帮助调停要求。

只是没过多久,美国突然又答应了。

因为美国发现,如果现在不调停的话,日本很可能在山东战场上失败,那么继续扩大中日战争的机会也就失去了。

一旦日本在山东战场上失败,那么在短时间内可能就不太会与华东自制政府再次爆发战争了。

日本此时也很想从战争泥潭中抽身,以在这次世界大战中谋取到足够的利益,但日本政府有一个死穴,那就是他们已经骑虎难下。

此时美国若是出面调停,反而更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这样虽然让战争暂时停止,但也许可以让这场战争进行时间延长下去。

至于英国,他们的立场一直都比较偏袒日本。

此次日本为了获求英国出面调停,向英国提出,若是英国调停了这场战争,日本可以向欧洲战场上派遣五十万陆军参与作战。

日本向英国开了一个白条,日本自然不想让自己陷入到欧洲战争之中,这对日本来说是没有丝毫好处的。

之前日本海军答应帮助英国对商船进行护航,已经让英国答应了让日本获得大国地位的条件。

此时日本并不想放弃这个条件,如果放弃这个条件的话,英国绝对会很坚决的为日本调停这场战争。

所以日本开出了一个白条,反正这个白条最后施行不施行,再找点借口就是了,反正借口很好找,到时候英国也不能拿日本怎么滴。

日本大肆向英国许愿,英国自然是喜出望外,丝毫没有察觉出日本的这个条件有水份,此时欧洲战场已经从运动战转入了堑壕战,这与山东战场的情况差不多,堑壕战就是消耗战,英法联军需要动员大量兵员、劳工投入战场。

就如法国来说,法国预计将从殖民地动员二十万人参战,结果没什么人相信这个数目,但到战争结束时,却动员了六十万人参战。

英国就更不用说了,此时正在为兵员和劳工的问题而烦恼。

对英国来说,中国政府是一个很好的鼓动对象,中国拥有四亿三千万人口,若是中国参战,肯定能动员不少人。

然而很遗憾的是,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压过了中国的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在决定这样的国际行动的时候,甚至要看华东自治政府的脸色。

袁世凯更是隐晦的透露,中国的国际事务是由华东自治政府接管的,中央的权力只涉及中国国内十数省。

华东自治政府是合法地方政府,并且与中央有分工。

华东自治政府此时一口咬定中立立场,让英国毫无办法,美国的中立也让英国很郁闷。

此时中国和美国暂时不想加入这场战争,英国突然得到日本政府的许愿,自然是喜出望外。

英美两国达成了一致的目标后,都联合向华东自治政府发出了调停照会,虽然两国的行为一致,但目标却不大相同。

美国是想让战争继续进行下去,至于谁赢谁输,美国政府也没有明确的期待对象,华东自治政府虽然是亲美派,但崛起的太快了,已经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商品进行竞争了。而日本同样在与美国进行竞争,但目前美国与日本的竞争貌似已经不大激烈。

以前美国与日本的竞争主要是围绕着中国市场进行的,同时日本还威胁着美国殖民地——菲律宾的安全。

但此时局势已经改变,华东自治政府突然崛起,让各国在中国的利益都损失不少,虽然美国在华东自治政府境内可以投资,但投资的收益貌似比不上华东自治政府在美国的投资。

而在菲律宾方面,日本海军已经被华东海军的潜艇、轰炸机重挫两次,日本对菲律宾的威胁已经减少了许多,美国基本上不用担心日本把手伸进菲律宾去。

另外,华东海军正在不断增强实力,但暂时也威胁不到菲律宾的安全,唯一让美国感觉到隐隐担忧的是华东自治政府正在向菲律宾大肆移民,但目前问题还是不大的,毕竟双方是很友好的进行合作。

但就美国的利益来说,让华东自治政府和日本政府互相牵制是最好的选择,也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