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日本政府很快给出了答复,让日本大使答应华东自治政府的停战要求。

海上封锁可以说是山东日军最大的软肋,日本政府之所以要停战一年零三个月,就是要在这段时间里想办法解决华东空军能够袭击海上舰只的问题。

原本日本政府以为华东自治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优势,但谈判桌上朱澄嘉的一句话彻底让日本政府慌乱了。

若是华东自治政府正的切断山东日军的海上补给,那么一切休矣

虱子多了不怕咬,只要大日本帝国战胜华东军,那么就是连本带利换回来的时刻。何况有英国帮忙,这个盟友实在太强力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只能够答应这个停战条款。

消息很快在华东自治政府内部传开,华东自治政府上上下各部门集体振奋,虽然不明白赔款有多少,但总是有赔款的。

……

9月22日,日本政府特派代表,在杭州与华东自治政府签订了《山东停战协议》。

协议规定:

一:华东自治政府与日本政府于山东划定作战界限,即口龙一带约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区,于9月22日暂时休战,休战期限十五个月,即维持至1915年12月22日开战。

二:日本政府、山东日军应积极配合将龙口中国公民迁出战争地带,华东军可派遣五千名士兵进入日军后方。

三:日本赔偿中国三千万美元直接经济损失,七千万美元间接性经济损失,合计一亿美元,限十天内到账,若未到账,则华东海军、空军将持续封锁渤海。

四:日本不得在作战区域埋设地雷,否则将追究赔偿。

协议很简单,但这第四条貌似可以直接忽视,日本政府若是赢得这场战争,完全可以不用埋设地雷而赔偿一毛钱。

但就是这个简单的协议,日本要付出一亿美元的赔偿,这是实打实的利益。

协议签订当天,中外媒体纷纷到场。

在协议上,夏钧以华东自治政府最高元首的身份,签下了他的名字。

当夏钧签下名字的那一刻,无数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场景,在场的中国记者心情无比激动的一阵大拍特拍。

很快,各大报纸纷纷以大字号的头号标题报道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一亿美元的赔款固然让人心喜,但也有很多知识分子对此项协议表露出了一些担忧,那就是战争并未结束,日本随时可能翻盘。

这样的言论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华东军还没有让民众产生一种战无不胜的信心,所以深怕出现什么闪失。

《申报》公开提醒华东自治政府不可骄傲、自大,山东战场还是应该认真对付,而且应该全力以赴,继续打赢一场战争。

此时的华东自治七省,舆论都是支持委员长发动对日战争的,正如委员长在演讲中所言,中国需要战争。

胜利的战争

报纸上报道出日本赔款的消息,中国举国沸腾。

各省知识分子纷纷展开庆祝活动,就算不是华东自治七省的知识分子,也都对这一胜利欢欣鼓舞。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九章 打捞日本军舰

第一百二十九章 打捞日本军舰

海外华侨更是振奋,已经有许多海外留学生从海外回归祖国。

其他省份的知识分子也都开始考虑前往华东自治七省谋生。

对待这些知识分子,华东自治政府都有一定的政策对他们进行优待,这是因为教育、医疗等方面对文化全体的巨大需求而产生的政策,而今华东自治政府在大力发展教育,那么错过当前这个机会,以后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政策了,再不去的话,那也就成为落伍人士了,以后说不定都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不管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物质,去华东自治七省是没错的。

华东自治政府在这场战争中树立一个十分高大的形象,就如海外华侨,现在只认华东自治政府,而对北洋中央政府则没什么感觉。

就连国内的省份,华东自治政府的影响力也在一天天的增加。

华东自治政府对其他省份的援助已经展开了近一年时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华东自治政府的大量免费食盐,以及大量免费援助粮涌入其他省份,为那些贫苦百姓带去了一定的生活保障。

同时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再各省陆续开设了许多小学,这些小学也如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