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 (第1/4页)

只要是通用帝国法律,那么未来果敢王国的经济肯定有所发展,只要先人一步到达果敢王国去,就能抢占先机,占领大片市场空白。

国内很多成功的东西都能搬用到缅甸去,走前人成功之路,那是最为保险的。

帝国的很多企业听闻果敢王国是汉人政权,也纷纷派遣人员到缅甸去考察,希望能够抢占先机。

在缅甸,最有名的就是翡翠玉石,缅甸北部有大量的翡翠玉出产,而中国正是一个最喜欢玉器的国家,玉器比黄金的价格高得多。

如今帝国开盛世,那些古董玉器价格都开始上扬了。

缅甸农业也是一个很受关注的领域,中国缺少热带经济作物产地,不过在南洋共和国成立之后这样的局势便发生了改变,不过南洋共和国与缅甸果敢王国相比,各有各的优势。

同时,缅甸的矿产也很受关注,不过这都是一些大型矿业公司才会去关注,因为帝国的小工矿很少,自帝国统一之后,小工矿都被彻底取缔掉了,一般的企业是无法挤进工矿行业的。

不过一些不太重要的矿产则允许一般的企业进入,这些矿产没什么利润,不过又必不可少。

矿产开采主要被华东集团所垄断。

华东集团也派遣了人员前往缅甸探矿,缅甸的矿产主要有铜、铅、锌、银、金、铁、镍、宝石、玉石等,此外还有大量的钨储量,更有30多亿桶石油储量。

此时果敢王国还未统一缅甸,因此南部的石油还没掌握,不过缅甸的主要矿产都集中在东部山区地带,那里以被划定为果敢王国的版图范围,缅甸大部分矿产都被果敢王国所掌握了,这些地下的矿产都是财富。

——————

第一更到

第一卷 第两百七十二章 中国在趁火打劫

第两百七十二章 中国在趁火打劫

春节到了,很多海外华人也赶回国过年,杨浩川就是其中之一,他去年在印度贩卖小商品积累了一笔原始资本,打算回国再找新的项目投资,顺便回家过年,看看久未相聚的亲人。

杨浩川是江苏扬州人,当他回到扬州时,发现扬州与两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到处都是矮小木构房屋已经被拆掉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漂亮高耸的房屋。

街道被扩宽了很多,上面扑上了水泥,两旁都种上了树木,整个街道显得干净整洁,街道上的车辆也增多了不少。不仅有许多货车在街道上行驶,还有一些小轿车。

“变化真快啊”杨浩川感慨道,在印度那边待了两年,家乡的一切都是如此的亲切,让他甚至生出了不想离开的念头。

印度人口、农村众多,拥有较大的农村市场,作为没什么资本的商人来是说,带着祖国生产的产销生活用品到处贩卖是个很不错的营生,开始时让杨浩川赚了不少钱,后来由于从国内过去的人多了,竞争激烈起来了,要先赚到钱得深入到印度内陆,那里就比较艰苦,而且也可能遭遇一些危险。

因此杨浩川在赚到原始资本后便不打算再去跑这种累活了,打算找点好项目投资。

看了几天,项目很多,而且回报率都不错,如今工农业一片繁荣,钱就是随便砸哪地方都能生出钱来。

杨浩川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成为一个大商人,一般的领域利益已经被那些发家的商人们涉及了,利润被摊薄了很多。

不过在这个帝国初升时期,那些良好的商机却是随时都可能出现,这天杨浩川看报纸,看到了对缅甸果敢王国的报道。

看到这个报道,杨浩川敏锐的意识到,缅甸会是下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商机转瞬即逝,杨浩川连年都顾不上过了,打算前往缅甸闯荡。

以他在印度做过生活用品贩卖的经验,马上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拉几车生活用品到缅甸去,然后批发给那些没资本的小商人。在印度时,他就是从一个浙江的商人那里批发的生活用品。

对于那些没资本的小商人来说,自己从国内批发没那个资本,只能从批发商那里购买。

翻开存折,上面已经有两千元的资本了。

两千元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要知道如今在沿海省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普遍都是在七、八元左右。

如今的千元户是很体面的,不过千元户也仅仅是小商人,资本依旧非常薄弱。

杨浩川马上想到了贷款以及合股经营,跑到银行后,发现上面对于要到缅甸去经商的商人已经有下达贷款政策了,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