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 (第1/4页)

当一个国家的泡沫被扎破后,经济阵痛是有的。

但想要恢复也很容易,通常政府可以对外发动战争来带动经济,或者通过政府拨款大规模修建基础设施来恢复社会经济。

此时中国也不需要搞泡沫,因为建设已经是最大力度了。

同时俄国还有大量的工程要建,一切都得慢慢来。

七月初,华东书店上架销售了一本励志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讲述吴忠云从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青年,成长为一名帝国优秀士兵,以及优秀建设人才的故事。

整篇小说中充满了刚毅的奋斗精神,以及对民族思想的宣扬。

此书一上架,立即被各大学校定为学生必读作品,印刷了十万本上架没多久就被买光了,第二批印刷了二十万本,则以惊人的速度被一抢而空。

华东书局再次加印一百万本,依旧是被各地学校及闻风而动的知识分子们抢购一空。

很快教育部也出来宣布,将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定为推荐阅读教材,夏钧也在《复兴报》上推荐人们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席卷中国上下,为进一步强化国民的民族意识,以及知识分子的奋斗意识做出了巨大贡献。

——————

第一个更到

第一卷 第三百零九章 调教俄国

第三百零九章 调教俄国

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很多国家开始羡慕中国。

因为中国有其庞大的疆域,有庞大的生存空间,还有人口庞大的单一民族,这使得民族冲突几乎不可能造成太大威胁。

而世界上很多以前实力比中国还要强大的国家,他们的生存空间都没有中国那么大。

这算是祖先不积阴德吧的后果吧

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就算是汉族再如何衰弱,依旧保持着传统的生存区域,并且对外有历史辐射残余。

德,不是做好事,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知’,古代的中国,文人修士通过‘内证’来达到这种境界,从而以有崖之人生,获取无崖之学识。

正所谓:“天道存善德,人道存善心,善德则无心,善心则无德……”

古代的中国是以中‘天道型社会’,其中以两宋为巅峰,而到了明代,则开始走上‘人道型社会’,人道又以明代为巅峰。

明初尚有刘伯温那种上知几百年,下知几百年的儒家修士,而到明末时,则很少了有这种儒家奇才了。

之所以变化如此之大,那是因为明代经济发展了,利欲心重了,文人无法静下心来修身修德。

经济发展有其好处,也有其不好之处。

当整个社会都利欲熏心之后,就无法静下心去修道了,人接触的东西多了,识神就发达了,从而元神就不好修了。

这也是为什么佛家会说‘末法时代’。在人道社会,是无德存在的。人之识神一强,元神就不容易上位,从而灵根就降低,元神无法占据主导,就无‘德’。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抉择的十字路口,是走人道社会,还是走天道社会。

夏钧选择的是走人道社会,又一定程度上保留天道社会的元素,以夏钧身上的兑换平台的优势,自然是走人道社会,又保留天道社会的一些东西了。

两宋时期,中国走的就是‘天道型社会’,蒙古人屠杀了大量汉人之后,中国的天道型社会被摧毁。

宋代是中国的天道型社会的巅峰。

明代时中国走上‘人道型社会’,人道开始占据主流,但依旧保留着很多天道型社会的东西。

而明代则是‘人道型社会’的巅峰。

而到了清代,走的是很彻底的人道型社会了,不管是天道还是人道,都收到压制,但天道型社会的东西依旧顽强的保存了一批下来。

发展经济是肯定要的,尽管发展经济会进一步使人道社会压缩天道社会的生存空间,但这时候的世界局势不一样了。

古代的中国,中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只要内部矛盾不剧烈,外部一般拿中国没办法,但现在的中国却要面临列强与国际资本。

天道社会持续发展下去,以夏钧估计,可能也会变得极为强大,科技发展也会走上一个比人道型社会更快的轨道。

但两宋时期中国的天道型社会被扼杀了,夏钧没有足够的参考,而且宋代虽然修德普遍,但没有太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