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 (第1/4页)

当然要想全部垄断那是不可能的,起码美国的国际资本不会让中国的这些产业长驱直入进入美国。

在对内经济上,夏钧强大生产力普及。

此时中国拥有强大的生产力,当然这种生产力被运用到了资本垄断之中,因为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使得华东集团这样的垄断资本有了巨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那些华东集团不涉及的行业的生产力提高也是很重要的,夏钧指的生产力普及是将生产力普及到普通国民身上。

即取缔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发展效率高的生产模式。

同时加大民生建设,只有工人有了钱,才能推动市场的繁荣,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人的工资,特别是内陆省份的工人工资必须发展上去。

整个中国不能再像现在这样经济发展太畸形。

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内陆省份和北方省份的经济已经开始发展了,随着道路的通畅,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

未来中国的经济,将主要依靠内部的拉动。

毕竟中国国民四亿五千万,占世界人口的26,这么多的人口,何愁经济不能发展。

而对外商品出口,主要是为了维持战争工业的运转,以及吸纳贵金属。

此时中国面临的局势远不是后世的中国那样糟糕,因此中国的对外出口绝对不是主要的。

中国未来走的不是自己制造别人消费的路线,而是自己制造自己消费的路线。

要让自己的国民开得起汽车,用得起家电。

汽车、家电等等商品的发展,与战争是有关联的,中国只要能够不断扩大自己的内需市场,就能够使这些产业不断运转。

而单纯的依赖出口不是明智的选择。

因此未来中国的一个核心行政目标,就是提高国民收入,使国民能够用得起汽车,用得起家电等等产品。

只有国民强壮了,国家才能强壮。

想要内需拉动到可以普遍买得起汽车的程度,首先需要生产力的进步,使个人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个人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就多了。

同时需要把财富比较平均的分配下去,这样一来才能使钱充分的发挥作用,以带动内需。

生产力上不是问题,夏钧开的是外挂,生产力上绝对没问题。

再有一个就是财富分配问题,垄断是存在的,华东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垄断集团, 不过这些垄断的利润是上缴国家,并且用来配合战争的,因此这些财富不是个人攫取,而是平均分配到国民身上。

以垄断形式来消除贫富差距,这是夏钧当前所采取的一种方法。

同时一定上加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特别是那些高收入群体。

这些高收入群体已经很有钱了,钱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数字概念,个人所得税收得高一点,也无妨。

对于资本家们来说,他们的收入主要也就是企业的盈利,不过这些盈利若是投入到研发之中,则这部分钱是不算税的。

而分红的那一部分,才是要收税的。

把上层阶级的钱收来,然后政府再用这些钱去建设一些工程,把钱在花出去,以带动国民就业。

在财富分配合理的情况下,汽车、家电等商品就会逐步发展为生活必需品。

“同时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点。”夏钧在会议上说道。

随着中国的福利越来越好,一些消极的现象也出现了,一些人过得没压力,变得不做事了。

福利好有其好处,当也会有消极的地方。

变懒不做事,这是一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手法就是增发货币,让工资增长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以此来鞭笞人民前进。

此时帝国暂时不需要用这种手段,此时中华帝国已经形成了民族主义,而且是一个民族主义高度复苏的程度。

只要多加号召一番,就能够有不错的效果。

公产报国的模式在中国也已经出现了,这主要是借鉴日本如今社会的模式,自中日战争日本战败之后,公产报国迅速普及。

日本作为一个民族主义复苏程度很高的国家,这种公产报国非常容易普及开。

而中国此时也是一个民族主义高度复苏的国家,公产报国自然也就出现了,而且很多国民加入公产报国的行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