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三家求婚的竞争虽然因为国子监祭酒苏逊被隔离而暂时平息,没有进入白热化争夺,但是他们背后的竞争却没有停止,依然杀机暗伏,最先出手的是申国舅,他抓住罗启玉恶名昭著的弱点抢先发难,在京城广为宣传他的恶行。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时间罗启玉诸多恶事传遍京城,一桩桩,一件件,点名道姓,城西冯氏在新婚前夕被罗启玉强抢入府凌辱,新郎上门讨要妻子被乱棍打死,新郎父母双双上吊自杀,此案由于齐王妃介入而不了了之。

从善坊内有一个秦姓教书先生,家有祖传古玉若干方,罗启玉听说后派人上门强买,秦老者坚决不买,当天晚上秦家失火满门烧死,古玉不知去向,墙上留有血字一行‘杀我者罗!’此案也不了了之。

诸如此类的恶性大案传单上公布了三十余起,都是发生在京城或者齐州,所有矛盾都对准了罗启玉,所有案件都出现了‘齐王妃’三个字。

传单发出,轰动京城,街头巷尾纷纷在议论此事,事件还在继续发酵,太学五百名士子愤而投书朝廷,并用血写下横幅:‘权贵杀人,天理何在?’

五百士子将横幅立于齐王府外,再次引起京城震动,消息终于传进了宫中。

御书房内,当今皇上皇甫玄德大发雷霆,他的吼声百步外都听得见。

“这就是你的孝心吗?人人都在骂齐王,你让朕的脸往哪里放?这些事你敢说你不知道?”

齐王皇甫忪跪在地上,满头大汗,他心中恨死了罗启玉,但他更恨幕后操纵者,在这关键时刻背后捅一刀,罗傋的节度使位置恐怕难保了,很显然,对方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罗启玉,而是他父亲罗傋,一旦罗傋被牵连,或贬或调,都将严重损害他的实力,影响他争夺皇储的大计,此人手段之毒辣,令他不寒而栗。

皇甫忪连连磕头,“父皇请息怒,虽然儿臣有过,但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这里面隐藏着针对儿臣的阴谋。”

皇甫玄德的御案上也摆着一张传单,他和所有人一样,首先被传单上的恶行激怒了,但他考虑更多的是皇室的面子,罗启玉是皇亲,依仗着齐王的势力作恶,这笔帐最后还是要算在皇室的头上,这就是皇甫玄德暴怒的原因。

他克制住内心的恼火,冷冷道:“你说,里面有什么阴谋?”

“父皇,阴谋就是这个制作传单的人。”

皇甫忪终于得到了一线解释的机会,他急忙道:“且不说传单上的事情是不是属实,但这些事情前后相隔三年,跨越京城和齐州,是什么人能收集到这么详细的内情,而且每件案子后面都要提到齐王妃,但儿臣很清楚,这里面绝大部分事情齐王妃都不知道,齐王妃很看重儿臣的名声,她不会容许这种损害儿臣名誉之事发生,退一万步,就算她干预,她也绝对不会出面,这制作传单之人又如何得知,他将每一桩案子都扯上齐王妃,足见此人居心叵测,其实他真正要抹黑的是儿臣,可传单上这些事情,儿臣真的一无所知。”

皇甫玄德慢慢冷静下来,他也意识到齐王说得有道理,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对方很明显是要对齐王下手,这估计和前些天自己准备调整节度使的事情有关联。

皇甫玄德毕竟是皇帝,他做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深谋远虑,他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过这件事确实太恶劣,他须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你自己处置吧!处置得好,朕不追究,如果处置得不好,那朕来替你追究!”

这就是皇甫玄德下的最后通牒,同时也给了齐王一个机会,如果齐王处理得好,他就能挺过此关,如果他处理不好,他就将万劫不复。

马车里,皇甫忪的脸色阴晴变化,其实他已经猜到这是谁干的,申国舅,只有他有这个条件收集证据,也只有他有动机打击自己,只能是他所为,这次攻击很符合他的风格。

不过皇甫忪也感到一丝庆幸,这次申国舅的攻击有点仓促,不是在最佳时点发动,如果他在父皇宣布调整节度使后在发动,那时对他的打击才是致命的,现在他稍微早了一点,使他得到一线喘息之机。

说起来还是这次求婚打乱了申国舅的计划,申国舅为了求婚成功,击败罗启玉,便抛出了这份传单,确实有效果,这份传单一出,苏家无论如何不会答应罗启玉的求婚了,在这一点上,申国舅成功了。

但他的这个成功和他因过早发动而造成的贻误战机相比,他申国舅恐怕就有点得不偿失。

皇甫忪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多亏这次求婚,使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