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1/4页)

道就会差很多,娘,我真的很喜欢做菜,小时候看你做菜,我就觉得这真是最神奇的事情了。”

她这么一说,林氏就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每到冬藏的时候,刘氏就会回娘家歇冬,家里做饭的事儿就交给自己了。那时候周小米大概只有一两岁,没人帮忙带她,自己就把她放到背上绑起来,一边做菜,一边哄她。闺女从来不哭,偶尔还会咿咿呀呀的跟她说话,大眼睛似乎总盯着自己手里的勺子看,她一回头,就能看到闺女的笑脸。

后来是虎子慢慢大了,周小米断奶了,林氏才把闺女交给她两个哥哥看着。不过,长大后的闺女,似乎总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灶间帮她看火,顺便看她做菜。

难道说就因为这个,闺女才会特别有天赋,特别喜欢做菜?(未完待续。。)

ps: 此处需要掌声,此处需要支持,此处需要票票,此处需要打赏……

看官勿恼,小的顶锅盖遁走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袭

林氏脸上的表情,渐渐缓和起来,一颗心也落回了肚子里。是她白白担心一场,还觉得闺女不正常……

林氏愧疚极了,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有那种想法?闺女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那么大点个小人,一点点长大,成了如今这副招人稀罕的小模样。闺女乖巧,懂事,从小到大都没让自己这个当娘的操过心,她不过是喜欢做菜,愿意鼓捣这灶间里的事儿而已,怎么就被自己想成那样了呢!

“娘,你怎么了?”

林氏的愧疚太过明显,眼底已经有了泪。

“没事。”林氏吸了一口气,照旧摸了摸炕上了温度,嘱咐周小米道:“娘回了,你把门拴好啊!”

周小米一下子扑到她怀里,林氏毫无准备,身子猛的僵住了,随后才放松下来,紧紧的搂着她。

“娘。”林氏身上淡淡的皂角味儿,让周小米心安。谁能想像她重活一世,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林氏的时候,心情是如何的复杂和酸涩?她有记忆,无法把她看成是前世的母亲,却也知道她确实是自己这一世的亲娘!她拒绝过,挣扎过,却也期待过,林氏对她的疼爱与呵护,确实弥补了前世父母早逝的遗憾,她在这个女人身上看到了坚忍,慈爱,勤劳,朴实种种优点,体验到了一个父母双全孩子应该拥有的快乐和幸福。

她该谢谢林氏,爱她。因为她就是自己的母亲,所以,周小米不会怪她的。

林氏亲了亲周小米的头发。用轻快的声音道:“好了,好孩子,这么大了还磨人,你羞不羞。中了,忙了一天了,快点睡吧!”

周小米这才起身,把林氏送走。关好门,利索的除了衣裳,躺到被子里头去了。

忙了一个下午。她确实累了,没用多大会儿的工夫,就睡着了。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是个极喜庆的日子。元宵节是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好不热闹,俗称闹元宵。闹元宵的由来,是汉代“诸吕之乱”后,新登基的汉文帝感叹太平来之不易。故而把平息了“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了与民同乐日。

这一天。周大海一家穿着过年时做的新衣裳,借了隔壁林磕巴家的驴车,晃晃悠悠的往镇上去了。

上房,周秀儿拉着脸道:“娘,你看我大哥,又让那群崽子拉镇上去了,不知道干啥去了。”

许氏脸上阴晴不定,似有凶光。

周秀儿只道:“娘,我听说镇上有花灯,要不你给我俩钱,我跟小姐妹上街上看花灯去?”今年林家集镇的元宵节,要比以往都热闹些,而且晚上取消了宵禁。

正是因为这个,周大海一家才会去镇上,一来是到济仁堂报个到,二来是想带孩子们看个热闹。

许氏就烦周秀儿看不出眉眼高低的这个劲,她把脸一板,沉声道:“要啥钱啊,上什么镇上啊,玩蛋玩意,滚一边呆着去。”

周秀儿哪儿受过这个气啊,大胖脸涨得通红,当下一甩帘子跑了出去。

西屋周大河和吴氏听到了动静,都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笑容。他们早就看不过眼了,一个姑娘家的,凭啥那么受宠啊,家里的钱啊,地啊,就都该是他们的。老太太厌烦了那个蠢货才好呢!

“媳妇,大宝又上哪儿玩去了,赶紧把他叫回来,让他上他爷奶跟前露露脸去。”要说得宠,家里最得宠的就是大宝了。

吴氏拍了他一下,才道:“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