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 (第1/4页)

为啥呢?

每每一提起这个,刘母都要忍不住唉声叹气一回!当年这丫头才五岁,她大哥,二哥也不知道是冲撞了哪路的神仙,得了急病,眼瞅着就要咽气了。刘父和刘母急得呀,一宿的工夫头发都白了一半儿!那时候刘家刚刚分家了,他们刚被分出去,手里头也没啥积蓄。刘氏的大伯和两个叔叔,都把自己兜里的银子捂的死死的,说啥不肯拿出来救人。刘氏的爷爷,奶奶倒是有想救孩子的心情,这俩得病的毕竟都是男娃,是老刘家的根!可当老两口看到两个孩子进气多,出气少,脸上都是红疹的时候,吓得转身就跑,更别说掏银子了。

他们以为孩子得的是疫病,生怕两个孩子给他们传染了,还说疫病没得救,这钱掏出来肯定就打水漂了。

刘母哭的昏天暗地的,最后实在没法了,才找了靠谱的伢侩来,要把大女儿卖了,给两个儿子看病。不管怎么着,她都不能眼看着刘父的香火断了,因为刘母在生小女儿的时候伤了身子,大夫都说她不能生了!她的两个儿子就是刘父的香火,她再怎么着,也得舍了姑娘,把儿子救下来。要不是小女儿才一岁多,刚刚断奶没人要,她都想把小女儿卖了换钱呢!

重男轻女,这是那个年代所有人都有的想法。

就这样,才五岁的刘氏被卖进了赵家,虽然当时签的是活契,本不该卖那么多钱,但赵家的夫人一眼就看中了刘氏,说这个孩子合自己的眼缘,八字生得也好,就多给了一些钱。

这笔钱,救下了刘氏的两个兄长,刘父刘母拿着这笔钱去了镇上,这才把两个儿子的命给救回来!后来他们才知道,两个孩子不是得了疫症,而是吃了花生,过敏了,才会起疹子,上不来气。

从那以后,刘氏的两个哥哥就再没碰过花生。

刘氏在赵家一待就是十年,直到十五岁,才因为家里凑够了钱,又赶上府上的夫人要做善事,这才把她放了出来。要不然的话,她还指不定要在赵家待多久呢!毕竟赎身的时间还没到,她想出赵府,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因为这个,老刘家全家上下都念着刘氏的好!因为他们都知道她在赵府里活得不容易。身为奴仆,没有话语权,没有自由,活得比那牛马还不如!才五岁的刘氏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跟赵府里的管事婆子学规矩,学礼仪,稍有差池就要遭受一番打骂。犯错以后还会被关起来,不给吃喝,那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还好刘氏是个很坚强的人,把一切都忍了过来,而且约束自己尽量不犯错,凡事多长个心眼,去揣摩主子的心思,努力看透他们为何喜,为何悲。就这样,她终于熬到了赎身这一天,顺利的走出了赵府。

也因此,刘家全家上下都对她怀着一份愧疚之心。(未完待续。)

ps: 感谢小小耐耐的平安符,话说今天恕恕外出送货,结果又过敏了,一脸大包回家滴,,,,,,

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女对话

刘母不敢跟自己闺女呛声,她是卖过孩子的人,哪像别人的母亲那样有底气?说到底,到底是自己做过对不起闺女的事情,所以刘氏跟她摆脸子,她从来不敢多说什么。

刘氏小时候,也是个十分粘人,软软甜甜的小丫头,可是从打进了赵府以后,整个人的性子就变了。赎身回家以后,性子就更怪了,平时不吭声不言语的,等到她说话的时候,一句话就能把人气厥过去。

不过,闺女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就是眼睛看人毒了点,说话冲了一些。

“兰香,娘也没啥别的意思,就是瞅着你大姐日子过好了,想让她拉扯你们一把。升子读书要用钱,只靠他和他大哥打猎那点钱,根本不够上学用的啊!”刘母朝壮壮伸手,声音轻轻的道:“壮壮,到姥姥这儿来。”

大概是有些熟悉了,壮壮不像方才那样别扭了,反而伸出了小胖手,朝着刘母怀里扑去。

刘母抱着壮壮,心肝,肉肉的叫了起来。

刘氏叹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有松化的迹象。

要说起来,她娘这个人也不是坏人!就是有的时候眼皮子浅,想问题想得简单一些。她大概是怕自己在婆家受气,所以打从自己嫁到林家那天开始,她就一直提心吊胆的,整个人一遇到自己婆家这边的事儿,也会变得神经兮兮的。

其实也不怪她,怪就怪那些年她所遭受的那些非议。

刘氏进赵家的时候。才五岁,在府门里胆战心惊的过了十个年头,等到她十五岁的时候。她爹娘好不容易凑够了自己的赎身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