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部分 (第1/4页)

子上取了水壶和茶碗,倒了些水,将药丸喂进那夫人口中,又灌了几口水下去。

周佳瑶默默的瞧着,让段氏将屋里的几个婆子打发了出去。

地方本来就小,围了这么些人,空气不流通,对病人无异。

她也瞧出来了,这位老夫人,八成是有宿疾,这会儿怕是犯病了。

大概半刻钟的工夫,那位老夫人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老夫人醒了?”

“真是太好了!”

那管事妈妈也是个伶俐的人,她瞧着周佳瑶面色苍白,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心知这位夫人怕也是在病中,应当静养。

“都安生着些,别扰了恩人。”

两个婆子这才不吱声了。

管事妈妈上前,轻声询问道:“老夫人,老夫人?”

那老妇迷迷瞪瞪的,好半天才缓过神来,问道:“我这是在哪儿啊?”

那婆子连忙道:“老夫人,您这是在卧佛寺呢!刚才的事儿,您忘了!您不舒服,这是借了别人的厢房,让你用了药。”

老太太这会儿算是清明过来了,点了点头,道:“我已经好了,扶我起来吧!”

“老夫人,再躺躺吧!那位夫人是个和善的人。”

老妇摇了摇头,道:“我这是老毛病了,你还不晓得吗?扶我起来吧!”

那管事妈妈上前扶了老妇,让她靠了一会儿,才轻声道:“老夫人,这位便是那位好心的夫人,若非这位夫人心慈,只怕奴婢们一时半刻也找不到地方给老夫安置。”

说话的工夫,那位老妇的脸色已经恢复如常了,只是看起来,还有些虚弱。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刚发了一场病,哪能一点影响也没有?

那老妇人冲周佳瑶微微的点了点头,“老身托大,敢问夫人一声,您是哪家的女眷?虽素昧平生,夫人却是老身的救命恩人,自当择个日子,到府上致谢的。”

那老妇身上穿的,戴的,都非俗物。看她的气度和身边下人的素养,想来也是官宦人家的女眷。况且这老妇看着有六十岁左右的样子,单从年纪上论,也是位长辈。

周佳瑶不敢托大,客气的回道:“老夫人客气了,举手之劳,不必如此。”

之前那位管事妈妈,瞧了一眼自家老夫人,见她微微的点了点头,便上前道:“这位夫人,我们老夫人,是忠勇伯的母亲,圣上亲封的慈瑞夫人。”

周佳瑶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连忙上前行晚辈礼:“见过老夫人。”

忠勇伯荣显,那是一个挺传奇的存在。他出身乡野,没念过一天书,一个大字不识,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当年为了养活寡母,荣显不得已投了军,他从一个小兵做起,单凭着不怕死的劲头,凭着一身力气,在军中站稳了脚跟。

那时圣上初登大宝,天下虽没有战乱,但匪祸不断。圣上刚刚登基,君威不显,叔伯兄弟又都虎视眈眈的,若是不能将匪祸尽除,怕是会动摇根基,伤了国本,失了民心。

此时,荣显已经是百户了,他屡立军功,杀得大宋朝的匪徒闻风丧胆,官职也一升再升。大约过了三年多,这剿匪一事,才算告一段落,百姓们总算过上了安生日子。天子感念他这份平定四方的功劳,特封他为一等忠勇伯,食碌三千石,封平定大将军。

而荣显的母亲胡氏,也因教子有功,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胡家是新贵,荣显备受圣宠,可以说他是当今圣上一手提拔起来的。

荣显与当今圣上年纪相仿,其母胡氏,也该是年近七旬的人了。

可是没有想到,这位老夫人看着,竟然比实际年轻这么多。

周佳瑶就没想过会有人冒充这件事!一是那老夫人确实是一身的贵气,二来,这天子脚下,什么人敢这般不要命,冒充命妇?

胡氏招手,让周佳瑶到自己的面前来,问道:“好孩子,你是谁家的?”

“回老夫人,晚辈娘家姓周,夫家姓云。”

胡氏愣了一下,随即道:“你是周尚书家的孙女?嫁的是云国公府的世子?”

周佳瑶点了点头。

“好孩子,听闻你最近身子不佳,瞧瞧这小脸瘦的,快快坐下说话。”

周佳瑶无法,只得曲膝谢过,然后在胡氏身边坐了。

胡氏上下打量她几眼,见她面色不佳,眼底有青色,可是眼神却清亮,不由得暗暗赞了一声。

“你瞧瞧,怕是真被吓坏了,怎么这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