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就在这时,她看到高大柱与高二柱出现在校场边缘,他们两个人回来了,证明俞国振也从镇上回来,柳如是有些急切地寻找着俞国振的身影,很快便看到了他。

与少年们同样的服饰,不同之处,就在于双肩,俞国振的双肩各缝了一根二指宽的布条,布条上以红线绣着一颗星星。

然后,高大柱厚实雄浑的声音响了起来:“都有——集合!”

原本散在周围的家卫少年顿时象受惊的小鹿一样弹起,他们迅速从自己所处的位置向着高大柱面前奔去,看到这一幕,好不容易整成队列的新来少年们又乱了。

不过这时没有人理睬他们,俞国振也只是瞄了他们一眼,没有说什么。

高大柱将人整齐之后,下令报数,然后小跑到俞国振面前:“回禀官人,家卫应到十八人,实到十八人,无一缺勤,请下令!”

“归队!”

“是!”

在那八十三名新来的少年眼中看来,这一切象是在唱着一出戏,既新奇又有趣,而柳如是却是看出了一点点门道。

“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有章可循,若是事事都能如此,那么营垒与行阵之间,就会纪律森严……俞公子……啊不,小官人真是兵法大家!”

她心中如此想,却没有说出来,小莲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她是看多了的,因此觉得没有什么趣味,拉着柳如是的手道:“如是姐姐,我们回去么?”

“再看看吧?”柳如是道。

高大柱归队之后,俞国振大步走了过去,来到队伍的正前方,他的举动同样干脆利落棱角分明,他看着眼前的少年家卫们,又看了看在他们后面的八十三名新到少年。

少年家卫才训练了三个多月,他们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但是俞国振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在北方,东虏骄奴已经无人可制,在中原,高闯李张之流祸害千里,朱明皇室已经成为国家的毒瘤,而自诩清流的东林,干的又是挖本国墙根的勾当。俞国振不认为他会有三四十年的时间去休养生息,他最多只有几年时间,先是流贼,后是东虏,他就要与之交手。

因此,他必须抓紧时间。

“崇祯五年七月五日夜,太湖水匪五十一名假充锦衣卫百户袭拢我们襄安。”

俞国振开口说话了,随着他的开口,原本暂歇的家卫少年顿时又呈立正姿态,而新来的八十三名少年,也从窃窃私语中安静了下来。

“此次夜战,家卫少年奋勇击贼,格杀十九人,生擒三十二人,水匪无一人脱逃。”俞国振又道。

听到他说这个,那八十三名少年顿时“嗡嗡”再次议论起来,相信俞国振话的这个时候都用肃然起敬的目光看着家卫少年,他们竟然杀了十九名水匪!

从登莱逃难而来的,哪个不知道贼匪的厉害!

以大柱二柱为首的十八名少年,不由自主地挺起了胸膛,他们这个年纪,对于同龄人钦佩的目光,有着无与伦比的渴求。

自然,新来少年中也有自以为聪明的认为,这是主家在给他们下马威,其实是吹牛。

俞国振稍一停顿,又接着说道:“奖勤罚懒、褒勇惩怯是我们家卫的规章,今日在此颁发上一战奖励。”

诸少年都是精神一振,每到这个时候,都是众人最开心的时刻。

“高大柱!”

“有!”

大柱向前行了三步,到了俞国振面前,行了一个抱拳礼。家卫的抱拳礼分两种,一种是正礼,双手抱拳,腰微弯向前,用俞国振的话说,就是上半身前倾四十五度,眼直视受礼者的脚尖;另一种则是简礼,即抱拳直腰,眼平视受礼者。

现在大柱行的是正礼,那八十三名少年看他这个动作极为利落,有两个忍不住就动手学了一下。…;

“在当夜战中,高大柱有三功,其一身为伙长指挥得当,其二冲杀奋勇杀敌三人,其三面临危局坚决执行命令。这三功中,以坚决执行命令为第一!”

俞国振这话说出之后,少年之中有些人便惭愧地低下头,那天水匪谎称是锦衣卫,他们有的人便动摇了,俞国振其实是在以褒代贬,斥责他们当时的犹豫。

“故此,我授予高大柱连正之职,晋衔为三级。”

为了防止被人告发训练私兵图谋不轨,俞国振并没有照搬此时的明军军制,在他的设想之中,他今后的军队应该拥有两套等级体系,第一套是“职”,统领普通军士百人者,被称为“连正”,第二套是“衔”,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