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1/4页)

不仅仅是腰墙,在墙内还树起了十二座高达三丈的望楼,每座望楼之上,都用铁板护着,留有向四周的射击垛口。劳工们拼装望楼的速度让透过门缝向外观看的会安住民惊叹不止,却不知道,在新襄的时候,他们已经拼拆过少说也有几十次这东西了。…;当夜幕来临之时,巨大的火堆被点了起来,一部分劳工去休息了,但另一部分则留下下继续挖壕沟与夯土墙的工程。到了次日上午,土墙已经高过一人,厚度也达到了六尺!

这可是奇迹一般的一日筑城,而且这奇迹还在继续延伸!

到了傍晚时分,俞国振再上土墙,如今土墙底座已经有三丈宽,而高度也达到了六尺。在土墙之上,还设有六座烽台,每座烽台,各准备了五个炮位。

可以说,经过这一天半时间,会安初步拥有了自卫的能力。(《》)

这与会安是一座小镇也有关系,全部住户加起来,也不过五百余户。

俞国振很满意这速度,他站在新的土墙一解,遥外着墙外,然后指着那条河水道:“这条水从今日起叫会安河。”

胡静水点了点头,凑趣道:“公子说的正是,名不正言不顺,这条河今日起便名正言顺了。”

俞国振笑了笑,深深吸了口气,在会安河的两岸,可以看到广阔的平原。这都是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论起面积,虽然比不上大明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那么大,不过比起钦‘州是要大得多了。更重要的是,钦‘州不可能只属于他,而现在,这里的土地,就属于他了。

而且,这片平原从会安一直延伸到后世的岘港,而后世仅岘港市的面积就达一千两百多平方公里!俞国振估算,这一片地区全部开垦出来,至少可以提供上好的水田一百多万亩,以每年两季产八石粮算,这就是八百万石粮食,可以养活两三百万人口!

不过一百万亩田地,按每二十亩一壮劳力算,也要安置五万人在此才行,而俞国振短时间内尚无如此众多的人力,故此只能先就着会安附近开发了。

“阮福渶那边,应该有结果出来了吧?不少字”想到这,他抬起头,向着北边望去。

几乎在此同时,日丽海门,阮有镒看着那内官,说出了一个“慢”字。

“你说阮有进谋逆,可有证据?”阮有镒目光深幽:“佛主才遣少主来,便又召少主去?区区一个阮有进,他谋逆不成已经死了,怎么还能让内官刺伤佛主?”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那内官头都不敢抬。

“阮将军,这些问题,小官都无法回答,阮有进谋逆,害死了正营大小官员数十位,佛主又重伤,时昏时醒,中枢完全无人主持。”那内官喉结动了动,干巴巴地道:“小官奉旨传令,若是、若是少主在前线脱不开身,小官便原样回去复命就是。”

说来也奇,他不做任何辩解,反而让阮有镒疑惑竟消。在安南人中,阮有镒是极聪明也极自信的,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对手并不是安南人,因此不认为有谁能骗过自己。

“将军,你怎么看?”

“应当没有问题,如果真是有什么阴谋,定然会编一套谎话。”

听得阮有镒这般说,阮福澜算是彻底放心了。

安南多山,而且山势走向是东西,故此南北之间的陆路交通极为困难,即使到了三百余年后,某个超级大国仍然在这样的山林中吃尽苦头。阮福澜回福安府,走的也只能是水路,而且为了尽快赶回去稳定时局,也因为郑家在北面的威胁,他不能带太多的人。

故此,回到福安的,只是阮福澜和两百多名亲信卫兵。…;他们进城就感觉到了不对,整个城中似乎笼罩在一种异样的气氛之中,压抑而紧张。阮福澜入城时还看了看那内官:“怎么会这般模样?”

“佛主受伤之事,怕是瞒不住,百姓都知道了,难免会紧张。好在如今少主回来了,大家有了主心骨,很快就会好起来。”那内官道。

“也是。”阮福澜点了点头。

他匆匆来到正营,才要带人进去,却立刻被拦住。他须发一张,怒道:“怎么,你们胆敢阻拦我?”

“佛主有旨,只让少主一人入内觐见。”又一内官苦笑着道:“少主,莫要为难我们,阮有进这狗贼叛乱,让佛主现在……”

阮福澜听得这话,心中微微释怀,他向手下使了个眼色,那些手下都留在了门前,他一人走了进去。

“国主在大殿等着你。”那内官引着他到了大殿前。

阮福澜心中又是一动,觉得似乎有哪儿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