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 (第1/4页)

缸撸 �

“他妻儿前年都死了……”

齐牛将武晋扶了起来,俞国振微微叹了口气:“你且节哀……”

“南海伯。我如何能节哀,若是当初听了您的,我举家迁至新襄,哪里会有这等惨事?”武晋抹了一把眼泪:“只恨我当初……”

安慰人的事,俞国振实在不拿手,因此,他边立刻出现了拿手的人。

“大哥,你的事当真让人难过,啧啧,这老天啊。就是不开眼!”许众上前拍着武晋的肩膀,一脸同地道。

他将武晋拉到一边,也不知是如何和武晋说去了,俞国振这里没有空等武晋回来,他看着那些围拢而且越聚越多的百姓:“你们要入城。便请联保报名!”

没有太多的长篇大论,但这一次,那些百姓很温顺地依言排队。他们从武晋的话里听出来了,这位可就是南海伯,一位超品的贵人!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他们分不大清楚伯爵与官府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大多数形下,只要确认了对方能代表官府,又没有被到绝路,都会习惯于服从。…;这与华夏民族漫长的文明史中,不停地与自然灾害特别是大水灾相斗争有密切关系,在洪水肆虐之时,若不能团结起来组成一个整体,那么整个群体都会灭亡。当西方人在神话中要依靠某位邪神的恩赐才能躲上大船逃避洪水时,华夏先民则在抗击洪水中形成了独具自己特色的社会思维方式。

每十名虎卫一队,带领着五十人的居民进入废墟之中,寻找他们家还能幸存的财物,这样的组织模式,彻底杜绝了哄抢的可能,也使得扑灭零星残火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并未造成火灾的反复。

随着镇中那数百建虏尸体的被发现,百姓心中最后一丝猜疑也消失了:果然是建虏来到了亭口,果然是他们放火!

若不是虎卫及时赶到,他们就怕要和高密、胶州的百姓一样,被屠戮无数了!

许众不失时机,拉着武晋四处转悠,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吹嘘着新襄的形。武晋此时悔得肠子都青了,当年俞国振可是许携家人去新襄的,但他只念着家里的两亩薄田,死活不肯,结果家破人亡两手空空。因此,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是长吁短叹,咒骂自己当初之蠢,哀叹如今之惨。

亭口镇被烧得相当彻底,此时镇中建虏彼此间的距离极近,一些巷子甚至只有一两尺宽,因此火起之后根本无法抢救。若不是战时,倒是可以寻找挂钩将房屋拉倒来避免蔓延,可战时去哪里寻找这东西!回来的百姓清点完找出的财物之后,一个个哭声震天,便是家里还藏着些米面粮食,在这样的火中也已经化为焦炭,这样无吃无穿无住的,他们如何能熬过去?

杜建功也在琢磨这问题,现在他老婆孩子倒是送到了亲戚家里,可是总不能在亲戚那住到房子再建起来——他也建不起房子了。他想来想去,觉得留在亭口都将是死路一条,这让他觉得绝望。

他一死不要紧,可老婆孩子怎么办?

直到又看到武晋,他眼前一亮,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浮了起来。

“南海伯看起来……虽然杀人不眨眼,但那是二癞子违他军令,他的兵对百姓还是极好的,总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冻饿而死——武大哥既然与南海伯的兵熟,不如寻武大哥说说?”

想到这,他便向武晋招呼,武晋才过来,周围便呼啦围上一片人。

聪明人,可不只是杜建功一个。

(继续求月票……)(未完待续)

四五八、天假谶语专其雄(四)

“什么,岳托与杜度吃了败仗,丢了粮草和掳获?”

接到杜度派来的求援信时,多尔衮很是吃了一惊,虽然他也希望岳托与杜度受到沉重打击,可是,他却不希望二人战败!

若是战败,就意味着他们这次南下就此终结,只凭借他手中的左翼军,想要再在数十万明军当中腾挪辗转,可是需要一定的勇气。而且,他更担心的是,岳托吃败仗的消息传到了高起潜、祖宽等人那边,让他们也生出斗志,想要来捡一个便宜!

“是,贝勒爷派奴才来,就是向王爷求援。”

“求援?他会向我求援……等一下,杜度失高密城,是哪一天的事情?”

信使吞吞吐吐地说了时间,听得之后,多尔衮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冷笑起来。

从杜度失高密城,到他向多尔衮求援,这其间经过了六天时间。想来杜度刚失高密时,还寄希望于岳托能及时扳回战局。但等了六天,岳托既没有攻下高密,又不能来潍县与他会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