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 (第1/4页)

毕竟建虏也不完全是冷兵器,他们也有火枪,他们精于弓箭,他们还拥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

但这一切是值得的,战果在深夜十二时彻底统计出来。一共击毙建虏三万七千余人,多尔衮带出去的只有五万出头,他的部队几乎一半都折在了这里。

没有俘虏。

这样说不完全正确,事实上还有一个俘虏,就是图赖,但这家伙已经交给席特库去收拾,俞国振完全把他给忘了。

“大胜。大胜,孙督师的仇,卢象升的仇。还有济‘南百姓的仇,终于报了一些!”听得这个数字,茅元仪激动得几乎是老泪纵横。

多尔衮留下的。绝大多数可是真虏,蒙古人与汉人的数量较少,象击毙的敌人中,汉人蒙古人的总数不到七千,而真虏则超过三万!

现在建虏总共能战之兵,也不过是十余万不到二十万!

而俞国振手中在这一战动用的兵力,也就是四万多一点,平均下来几乎每一个士兵都消灭了一个敌人。

“而且建虏经此一战,必然要生内乱。建虏之间的平衡,是建立在相互实力基础之上的。战时我估计了一下,此战两白旗、两红旗损失较重,他们必然会抱团应付黄台吉的责难。若是茅先生所说豪格被击毙是真,多尔衮即使是回去,建虏内部也将面临一场大内讧!”

茅元仪深以为然。颇为钦佩地道:“主公对人心当真拿捏得分毫不差,如此说来,多尔衮还是活着回去好,豪格还是死的好!”

“我去看看伤员和军士休息的如何,茅先生也去休息吧?”说到这里,俞国振看到茅元仪在兴奋之后的一脸倦意。便起身道。

茅元仪没有形象地伸长胳膊腿脚,点了点头,他确实极倦,该休息一下了。

或许是大胜后的喜悦,让他这一觉睡得很香甜,在美梦醒来之后,发觉外头已经大亮。野战之余,住宿的只是军营帐篷,因此他撩开帐篷之门出来,便有一缕红日之光照在他的眼上,让他不得不眯起眼。

“这都……八时还是九时了?”他随口问道。…;“九时半了,方才官人来找过先生,见先生睡熟,便未惊动。”

身边的卫兵的话,让茅元仪大为感动:“主公一夜没睡吧?”

“是。”

“这如何行,也不劝劝……”

这些时日无论是行军还是作战,俞国振一直和普通的虎卫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昨天大战之后,虎卫可以休息,而俞国振自己,却不得休息。

匆忙寻到俞国振,却发觉周围都是在整军拔营,似乎准备转移了。茅元仪看俞国振眼睛里也是红丝,精神倒是很足,便劝道:“主公也休息一下吧!”

“休息不得呢,我们要走了,立刻渡河。刚刚斥侯传来消息,北边的建虏已经逃了,那么多的百姓都无人管束,饥寒交迫,每一刻都有人冻饿而死。”俞国振道:“已经搭好浮桥了,咱们去收拢百姓,这件事情可要抢在前头。”

“怎么?”茅元仪敏锐地发觉俞国振话语里的深沉。

“王朴、曹变蛟等人正在移兵,高起潜和杨嗣昌做得好事。”俞国振叹息了声:“大约是蟠龙岭之战的消息入京,京中觉得建虏反正要退,我们虎卫就不宜再北上了。我得赶在真正的钦使抵达之前去收拢百姓,能救一人是一人吧。”

茅元仪的喜悦顿时没有了。

他知道朝廷里那些官员打的是什么主意,建虏劫掠完了准备北返,在朝廷官员看来这是好事,因此俞国振追击本来就是“挑衅”。若是他们得知昨天大胜的消息,只怕更会惊恐,这是一场与他们无关的大胜!

而崇祯在这样一群人包围下,便是此前信任俞国振,很快也会消耗完耐心!

“看起来……埋头发展的时代结束了。”茅元仪喃喃地道。

“不,才刚刚开始。”俞国振愉快地笑了起来:“朝中的消息,薛国观要下了,而周延儒将上,已经动身赶往京师,昌‘江县令的任命已经过了。”

“一县之地?”

“对,不象是新襄只是一城之地,也不象是青岛口只是一座港口,而是整整一个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县不能靖,何以至太平?”

说到这里的时候。俞国振眼中既有渴望,还有一种让茅元仪看不大透的慎重。

“主公很担心?”

“自然担心,此前我们在新襄、会安,几乎都是白手起家,虽然人口少些人力不足,但也有个好处,就是白纸上作画。可以随我心意。而昌江则不然,那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