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 (第1/4页)

从公开的法庭辩论环节来看,对eff方面还是挺有利的。如果你想借机评论一下的话,我联系了央视一档新的访谈节目,随时可以上,他们很欢迎的。”

顾诚喝了一口燕麦粥,夹着橄榄菜佐餐,细嚼慢咽地想了想,说道:

“公开讨论案子,目前还有点早,米国那边的司法系统也不喜欢舆论干涉审判。不要怕花钱,尽量想办法加速审理进度吧,只要一审有表态,我再公开发声好了,那样会让米国那边那帮司法系统的老官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至于天线门的事情,我找点儿别的契机发声就行了,央视那边给我押后。”

潘洁颖眉头微蹙地想了想:“等一审有眉目?那至少也要暑假里才能表态了。”

米国那边的司法程序是非常慢的,不过eff基金会诉苹果这个案子比较简单,而且司法系统确实全面力挺eff,所以历史上连同联邦上诉巡回法院的最终裁决在内,也就用了1年的时间米国那边不是两审终审制,当时这个案子到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时已经是第三轮了。

所以按照这个进度估计,第一审三个月内出结果是正常的。四月底五月初闹出来的事儿,暑假里肯定能结清。

顾诚对时间心里有数,所以非常淡定:“没事儿,让真相飞一会儿嘛。那样也显得我们大气。对付苹果的节奏,不该被地震和救灾打乱,该分两步走的就继续分两步走,也好持续保持对苹果的舆论压力。

这个月,先强调苹果的天线门问题,过两个月,再强调他们压制消费者自由的问题,让乔布斯每个月都有一道新菜可以吃。”

潘洁颖跟着顾诚打拼多年,也是深谙传媒理论的人了,她自然知道“每个月给苹果整点儿丑闻”绝对效果比一股脑儿堆出去好,那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渐渐厌弃那个品牌。

于是她欣然接受了顾诚的安排,并且照此部署。

……

别看乔布斯和库克在天线门酿成大祸之后次日,就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事实上普通民众的反应还是要比他们慢两拍的。

直到顾诚回到钱塘,除了顾诚的铁杆粉和苹果的铁杆黑之外,大多数吃瓜群众对于iphone的拙劣表现与救灾中的失利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很清楚。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正如一家软件或者科技公司的新产品刚刚上市时,第一个跳出来抨击其测评中劣势、或者发现其中重**ug的,肯定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竞争对手的测试工程师团队人家是专业的。

对于民众的“愚昧”,怒其不争恨其不智程度最深的,甚至还不是顾诚,而是一些网上的“生存狂”团体。

这不,就在顾诚回到钱塘的当天,在京城中关村某个创业酒吧,一群富二代野外爱好者兼生存狂们,就在那儿聚会,讨论如何声讨苹果公司并且把事情闹大。

这伙人还真没拿顾诚的钱,顾诚也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完全是*****的。

这伙人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他们在“yy贴吧”上弄了一个吧,名叫“末日求生”,所有人都是吧里的资深会员,连吧主和小吧主也在其中。同时他们也爱看某点上近年来崛起的末日流/废土求生流小说,并且把几个进了精品的末日流写手也拉进了他们的社交圈子。

咖啡馆里,各色咖啡、奶昔和冰淇淋华夫饼摆了两大桌子,一伙爱好者围在那儿,正在听吧主的活动部署。

吧主是个结实的胖子,三十来岁,270斤重,但是跑过不少危险的国家,家里挺有钱,真名已然不可考,大伙儿都喜欢叫他在贴吧里用的id:“废土”。

很附和末日流的一个id。他还给那几个追捧的末日**品写手打赏过黄金总盟,所以很有话语权。

“大伙儿都换了爱米手机不?我说的是16g的,带北斗系统的以后谁要是特么还敢用iphone,就驱逐出我们这个圈子,不许再参加活动。贴吧禁言,书友群踢人!”

废土吃了一大口奶昔,对着众多小弟号召了一句,算是开场白。

“老大你就放心吧,我们这个圈子里,以后谁不用爱米?用iphone的还好意思说自己是生存狂?自杀狂还差不多。”某个某点的末日流写手如此附和了一句,随后其他吧员也都纷纷表态力挺。

也有一些心态冷静的吧友,并不看好这种圈子文化的号召力:

“最近我们在生存狂圈子里帮忙力推爱米手机,宣传iphone的辣鸡,但是我们的影响力还是太小了啊。这世上大多数人都不像我们这么珍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