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其基本生存条件的威胁,因此,在危机中最关键的,是要保住穷人的生存底线。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社会救济。而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又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的。这就意味着不仅保住穷人的生存底线,而且以特殊就业的形式给了他们一份信心和希望。 。。

四 社会结构在危机中的重组(2)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农民增收更加困难。据估计,目前农民收入的40%~70%来自外出打工。据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对湖北省3300个农户的最新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05年度经济述评:多管齐下让农民富起来》,//�stats�gov�cn/tjfx/ztfx/2005sbn*sp/t20060217_402305833�htm)。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返乡农民工增多,加上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粮价下跌,2009年我国农民增收将会面临极大困难。二是城市中的失业群体。前面我们曾经指出,在这次危机导致的失业中,首当其冲的是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目前社会上对失业的关注也主要集中在这两部分人身上。但首当其冲的群体不见得是问题最突出的群体。因此,尽管农民工是危机中受失业冲击最严重的群体,但其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农民工还有承包的土地。有人说,许多新一代的农民工连地都没有种过。这是不错的。但同时也要看到,种地相对来说是好学的。大学毕业生失业者的情况与之相类似,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没有结婚,失业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成为新的啃老族而已,或者是延续啃老的时间而已。可能问题最突出的,是城市中已经有工作经历而且又是已经成家的失业者。对于他们来说,失业即意味着最基本生存条件的丧失。其中,有的还承担着房贷等沉重的债务。对于这一部分人,也许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金融危机中,中产阶层所受打击往往是媒体关注的重点。这不仅是因为中产阶层在危机中发生的变化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而且也在于中产阶层本来就是引人注目的群体。而且,富人的变化可能是没有原来那么富了,穷人的变化是比原来更穷了,而中产阶层的变化可能是其在阶层间跌落。据洛杉矶媒体2008年年底的报道,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洛杉矶地区的无家可归者人数大幅增加,许多中产阶级加入了无家可归者的队伍。报道说,因生意破产、失业等多种原因,一些律师、公司业主、实习医生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近来也成为无家可归者,目前只能靠政府救济为生。报道援引洛杉矶伯班克临时援助中心主任霍威尔的话说,在过去的18个月里,来中心求援的无家可归者增加了66%,其中约一半人属中产阶层(《洛杉矶无家可归者大幅增加》,//news�sohu�/20081028/n260277869�shtml)。中产阶层在危机中所受打击最明显地表现在这样几点上。第一,财产性损失最大。住房的缩水,股市的亏损,承受的主体主要是中产阶层。第二,中产阶层债务沉重。在中产阶层中,其消费的耐用消费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以信贷消费的方式实现的。在正常的情况下,偿还这些债务对于其中的大部分人来说不是问题。但在经济危机中,由于失业和减薪,债务将会成为部分中产阶层沉重的负担。第三,中产阶层在经济危机中的损失,除了财富之外,更重要的是信心的受挫。有人在网上说,现在过得最惨的就是中产阶层,因为富人早就有了房子和车子,穷人没钱买房子和股票,只有中产阶层,刚刚买了房子却成了房奴,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股票还被彻底套牢。 。 想看书来

四 社会结构在危机中的重组(3)

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对于缓慢形成中的中国中产阶层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有人说中国的股市一年就消灭了中产阶层,这话固然有点夸张,但也离事实不远。中央电视台对76万名投资者进行调查后说,92%的股民亏损(//news�xinhuanet�/fortune/2008…07/14/content_8540627�htm。)。这对其形成过程本身就异常艰难的中国中产阶层来说,无疑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实际上,过去几年中,这个社会阶层正日益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背负着房价飞涨、医药费高昂、子女教育成本上升的沉重包袱。人们通常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