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囊幌罨�酒踉迹�鋈说纳�喜∷莱晌��业氖虑椤;八档猛ㄋ滓坏憔褪牵�愀�腋@��曳�愎堋B匏垢H衔��桓稣��叭绻�岳险吆筒∪瞬荒苷展耍�荒芪�痴咛峁┕ぷ鳎�荒馨涯昵嗳俗⑷牍ひ堤逑担��挝薇U系囊跤傲�置扛黾彝ィ�蔷筒皇且桓瞿芄淮嬖谙氯ィ�蚴怯Ω么嬖谙氯サ恼��薄K�踔寥衔��缁岜O沼Ω酶涸鹑嗣恰按右±旱椒啬埂闭�鲆簧�S谑蔷陀辛�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案》的通过。《社会保险法案》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直到今天,许多人还有一种误解:社会保障是需要花钱的,总得是经济非常繁荣,政府财政收入状况很好,政府手里的钱多得花不出去的时候才能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从时间说是1929~1941年,1935年的时候美国正处在大萧条当中,经济的状况很不好,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也很不好,而且罗斯福执政刚刚进入第三个年头。这时他就急急忙忙搞社会保障,为什么?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让穷人能渡过经济危机,而更重要的则是,只有通过社会保障使人们建立起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才能解决生产过剩和产品积压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当时经济危机的主要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措施则是规范劳资关系。新政中一项重要的变革就是解决资强劳弱的问题。其措施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发挥工会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工会问题的最初提出是在1933年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案》中,在这个法案著名的第七条第一款中规定,联邦政府保证工会有自组织及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换言之,发挥工会的作用是作为经济振兴的措施之一提出来的。在1935年通过的《全国劳动关系法案》中明确规定,雇员享有自发组织、建立、参加工会,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进行劳资谈判和参加其他各种旨在进行集体谈判或出于相互保护而进行的协商活动的权利。

七 最重要的机遇是实现社会变革(9)

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工会的作用,法律禁止如下非法行为:①干涉、妨碍或压制雇员行使法定权利;②控制、干涉或在财务上收买工会;③为达到支持或反对工会成员的目的,在雇佣、解雇或其他条件上对雇员实行歧视对待;④对曾在该法案下提出过诉讼或提供证词的员工实行歧视对待;⑤拒绝与员工选出的代表进行诚实善意的谈判。该法案还规定成立一个劳资双方以外的第三方,即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负责执行该法的各项规定。

这个措施与时下的某些思路明显不同。在有些人看来,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企业本来就已经很困难了,再有工会的作用和工人的斗争,企业岂不更为艰难?而且,在经济危机时,经济状况本来就不好,社会矛盾也比较激化,再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工会的作用,社会不就乱了吗?但事实证明,美国社会不但没有乱,反而通过工会的作用和工人的斗争,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了,最后形成了一个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就我们这里讨论的问题而言,中产阶层是什么?中产阶层就是市场,耐用消费品的市场。

这两项变革的意义是极为重大的。一方面,它造就了一个中产阶层,同时我给你一个社会保障,不用你担心将来养老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将来看病的问题,你把现在的钱花了吧,不但把现在的钱花了把将来可能挣的钱也花了吧,这就是按揭或信贷消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社会变革的真正含义了:就是通过社会的变革、社会的改造和社会的进步,创造了走出大萧条的条件。

这样的社会变革不仅仅创造了走出大萧条的条件,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重造了一种社会制度,重造了资本主义。历史学家汤因比回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说,那时“全世界的男男女女都在认真思考与坦率谈论这样一个可能性,即西方社会的制度或许会垮台,再也行不通了”。可以说,在这之前的资本主义是一种*裸、血淋淋、人吃人的资本主义。大萧条表明,这种资本主义已经走不下去了。由罗斯福新政开启的社会进步,等于重新塑造了一个资本主义,这个新的资本主义一直发展到今天,其潜力似乎还没有耗尽。

在改革与法西斯主义之间

在改革与法西斯主义之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