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如今,这些似乎只存在于老一辈的回忆里面,自己却要为今天的饭食忙死忙活的。

很多人不会故意去想起自己祖上的那些田地,只因为想也没有用。但很不巧都是,周仓如今却是狠狠的把所有人内心一直存在的疑问,给扒拉了出来,然后血淋淋的摊开放在大家的面前。

是了,我们的田地去哪里了……

“我们家不远处有个地主,他的儿子当了乡长。其实具体什么官职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就是这个官身,使得他们家与众不同了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父亲口中那原本只有一百亩田地的士绅,家里的土地多了五十亩。原因是借给了我们乡里一户人家一百文钱,有意思的是,收回来的却是二十贯……这个玩笑真的一点都不好笑!奈何,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一户人家五十亩田地没了,每亩田地作价居然只是市价的三分之一!”

“有一年,我们乡里遭了旱灾,大家颗粒无收,想要吃饭只能花钱去城里买。但那个时候县里粮价却是往常的三倍有余,而且每隔两三天就上涨一次,最后甚至半天涨一次……大家猜猜这家粮店是谁的?就是我们乡里的那个士绅!有意思的是,到最后我们不少人买粟米的钱,还是向他借的……

我们家就在那一年,七十亩良田变成了二十亩劣田。有些更惨,家中不仅没有半分田地,最后还不得不卖身给士绅当佃户,来偿还高额的借款。

谁能告诉我,那一年朝廷在哪里?甚至于近几十年里,朝廷到底在哪里?

我们遭遇旱灾,不仅税赋不能够减免,还得按照往日的量上缴。我们的徭役没有减少,反正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十三岁的孩童也得开始服徭役,就连我都曾服过徭役!

有一年遭遇涝灾,真正是颗粒无收的时候,那年的徭役和税赋,似乎也没有减少过……

士绅家越来越富有,听说他儿子还当上县令。我们乡里的百姓越来越穷,最后差不多全乡的人都给他当了佃户。少数他看不上的,就这样出走当了流民……

可悲啊!死了都只能当异乡鬼,不能回到故乡落叶归根啊!

朝廷去了哪里?又有谁能够告诉我,我们的田地去了哪里?为什么有钱人可以越来越富有,而我们这些穷人却越来越贫穷?!

没有人告诉我答案,然后今年我们家最后二十亩劣田也没有了,眼看我们家就要活不下去了!没人能够奈何那士绅,只因为官府站在他那边,任何控诉到头来只能伤害到自己。

我问你们,这样的情况下,你们是打算憋屈的找个角落,默默的死去?还是低着头像牲畜一样苟延残喘?亦或者像我一样,站起来质问我心中所有的疑问,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师兄告诉我,一个国家的组成就是人民,但这人民里面一分是皇族,一成四的世家,八成五是我们这些所谓的‘贱民’‘蚁民’。我们八成五的人在用血汗去养育那一成五的世家。但结果却不能够获取任何利益……然后我明白了,原来我们其实不是‘人民’!

我们牲畜,是牛马,是不需要在乎死活的蝼蚁。上位者只想从我们这里获得利益,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们的利益,也从来没打算维护过我们的利益。我就想问,凭什么!

我现在郑重的问你们,问你们在场的所有人,凭什么!凭什么我们85%的人要承担整个国家的税赋和徭役,受尽那15%的存在的歧视和欺压,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风花雪月?!

还是师兄那句话说得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自己若是不自己去争取,争取属于我们的利益,那谁也不会给我们利益!所以我加入了黄巾,不是为了犯上作乱,也不是为了祸害乡里,只是为了向大汉朝廷问问,我的利益在哪里?!

以前我不知道那么高深的东西,师兄告诉了我很多,那些隐隐约约的感觉,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如今我蓦然回首,只觉得当初凭着一口气加入黄巾军,是多么正确的选择。

因为,我们除此之外,无路可走!”周仓最后一句,几乎的歇斯底里的咆哮。

p。s依然是三更,先放送第一更!

第113章 百姓齐诉苦(下)

震撼,什么是震撼,以前不明白的,如今似乎明白了。

周仓的话引发了大量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反问。很多人把周仓的遭遇代入到自己身上,到最后发现自己和他其实没什么区别。很多人加入黄巾军之后的迷茫,也因为如此开始慢慢理清了其中的关键,然后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路,前方早已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