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 (第1/4页)

“主公,今年我等刚打下并州,而且凭空得到七百万人口。诚然,并州那些冥顽不灵的世家支援了我们不少的钱财,却今年我们的投入也是非常的巨大。同时新安置的百姓,至少两年的时间,无法给我们提供任何税收。

更别说,主公之前还提交了两份技术,我方人员也需要研究和试验,这又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同时,由于并州的主要商队,也就是那些在并州本地世家控制下的商队已经几乎没有,所以商品的流通也将成为非常重大的问题。

故而,属下认为今年我等的重点,应该是安定百姓,同时安抚好商人确保并州的商业流通和贸易顺畅。现阶段,说难听点,我们的主要来源,便是甄氏商会出售的贵价纸张,还有那些药酒。这些都是奢侈品,所以我们的收入才高,尤其是纸张,若从奢侈品变成普通商品,购买者依然是那些人,但利润却会大幅度下降,这样对我们来说完全便是得不偿失的结果。

总的来说,主公您的建议属下非常认同,但如今却不是时候,至少也要在两年后,才能普及,而不是现在。”戏志才却是站了出来,直接否定了方云之前的建议。

然而,正因为条理性非常的清晰,而且给出的例子也不容忽视,其他的文臣自然也无话可说。实际上戏志才担任总理也不算太长时间,但御下之道他却掌控得相当不错的样子。

“我方的资金真的那么紧张?”方云不可置信的看了看戏志才。

毕竟这些年可赚了不少的钱,同时在并州抄家那么久,而且甚至还把大汉列代皇陵给挖了,那么庞大的一笔资金,那么容易就花完了。

“主公,陵墓之中有不少东西虽然价值不菲,但要处理却并非那么容易。毕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陪葬品。进而很容易就能够知道是皇陵的陪葬品。若是不知道是谁出售的还好。但一旦知道是主公出售的。只怕对主公的声望有很大的打击。毕竟此刻主公您,并不仅仅是黄巾军第三代天公将军,同时还是大汉的并州牧,以及骠骑将军!”戏志才笑了笑,在方云耳边低声说道。

方云恍然,自然也不好再说些什么,无奈之下只能宣布作坊先列入计划,有关部门做好预算统计还有初步选址。后年也就是公元192年初正式启动工程。

同时还有一件事情,是臣子们需要处理的,那就是选择年号的问题。

讨董已经结束,刘辩的正统性也毋庸置疑,那么继续沿用‘中平’年号似乎有点不妥,而且新军新气象,好歹也该换个年号才对。

在大学学习的刘辩得知此事,表示由方云这个当老师的决定就好,他没有意见。

只是这新年好的问题还真是叫人无语,第一个由左明建议的年号叫做‘贞观’;方云尚未反应过来。却不想审配却给了新的年号‘元符’,这宋徽宗的年号却是让方云直接就斯巴达了。

还没有来得及说些什么。陈涛却说:“还不如叫做嘉靖呢!”

这下倒好,一下子就从北宋跳跃到了明朝中期,好在没有出现什么康熙乾隆的年号,否则的话……好吧,典韦表示这是刘辩宣布其正统性的一年,不若叫做‘宣统’。

“我说你们给出的建议能不能靠谱一些?”方云哭笑不得的说到。

“主公,我等可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给出的建议啊!”沮授等人带着几分不明不白的语气回到,他们也没想到方云对这些年号反应会那么大。

“志才,你一直没有说话,你觉得应该叫做好些?”方云看向了戏志才。

“建安?”戏志才歪了歪脑袋,似乎就想到了这两个字。或者说这两个字,给人一种‘恩,就是它了’的感觉吧?

好吧,那是刘辩他弟弟刘协到了曹操手里时的年号好不……

“广安,广安这个年号如何?”方云想了想,也就是在建安的基础上改了改。本来他打算叫‘平安’但想到到过那边也有平安时代,想想就觉得不爽。

广安也不错,‘广大百姓皆安乐’之意,也算是吉祥如意。好歹七百多人迁徙到并州和幽州之地,背井离乡的,难免会有点难以管教。所以这段时间,也不求什么繁荣昌盛,但求‘广安’啊!

“此号甚好!”戏志才自然没什么好说的,虽然意境比不上那什么‘贞观’之类的年号,但胜在吉祥,而且这是年号是方云他喜欢的。

“主公大才!”其他的文武,自然也少不得一阵奉承。

方云苦笑,若非身为穿越者,在‘贞观’什么的年号里面选一个也不会觉得那么别扭。

剩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