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 (第1/4页)

幌碌刂髦�辏�扇嘶に筒茚岳肟�熘荨�

只是他派错了人,把不屑去投靠方云的黄巾军残部首领之一的张辏�扇セに汀U抨'投靠陶谦之后,由于他是黄巾军出身,而且又是一个武人,所以被世家和老臣排挤,过得并不舒服。本来一肚子怨气,刚好在护送的路上,看到这三十辆车子里面居然大部分都装着金银珠宝……

结果很明显,曹嵩被他杀了,珠宝分了,然后各奔东西去了。留下一堆烂摊子,被后面发现凶杀现场的人报告给了陶谦,甚至于这个消息最后也来到了曹操的桌面上。

“陶谦小儿,欺人太甚!”曹操大吼一声,也不顾荀彧的劝阻,执意出兵攻打徐州。

不仅如此,他还发誓,要把徐州大大小小的城市,都给屠光!(未完待续。。)

ps: 193年的大事件,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其实就是曹操开始对徐州进行攻打。

或许为父报仇是主要目的,但还有一样东西他非常需要,各位可以猜猜是什么,当然地盘也算,不过不是主要目的。

第104章 陶谦来求援

此刻为公元193年4月中旬,按荀彧的说法并不适合对外作战。大量调动兵丁的结果,就是今年的春耕进度会被延缓,直接影响到秋收的情况。

只是曹操难道就没有他的考量?堂堂‘治世能臣,乱世奸雄’岂会如此不智?

有些事情其实就是那么蛋疼,不管是曹操也好,还是刘备也罢,都打着大汉臣子的名号。哪怕不愿意承认也好,还是不得不承认也罢,长安的朝廷或者晋阳的朝廷都直接代表了大汉这大帝国仍在延续着。

曹操和刘备为什么可以光明正大在陈留和东郡开战,那是因为他们是朝廷任命的东郡太守和陈留太守。他们当时开战的口号,是为了大汉平定不臣。

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之后,他们内部开战,也有各自的口号。别的不必说了,只说对方‘打着汉臣的名号,行不臣之事’就是最好的开战借口。

而如今,已经得到了整个兖州的曹操,显然没有借口再随便对外开战。否则如此不臣的行为,很容易会引起天下诸侯群起讨伐,上演所谓的‘诸侯讨曹’。

陶谦却是给了他一个攻打徐州的借口,而且他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

兖州本来就是四战之地,而且身居内陆也不产盐,很多人忽视这个问题。在古代没有食盐,就算占据了再大的地盘也注定苦x。但食盐在别人的地盘,别人就算卖盐给他那也绝对是天价,但人难道能不吃盐?

更别说。在兖州之上就是冀州。不仅有袁绍还有方云。若是他们哪天有了兴趣。挥军南下的话,他曹操难道只能拼死抵抗?显然,必须要给自己流出一个余地,最重要的是徐州临海,这就意味着食盐!

只要占据了徐州,那么他曹操就能够摆脱食盐的压力,这才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至于粮食和其他物质的获得,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好在他曹操如今有一个名头。那就是为父报仇,做点不理智的事情或许也说得过去。

荀彧拗不过曹操,只能妥协,积极准备物质,调集兵丁。

荀彧在其他文明的影响下,融合了范蠡武魂,能力大涨,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够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好在荀攸年前已经放弃了长安的官职,在他的召唤下来到了曹操麾下。这样多多少少能够帮助到他这个族叔。

荀攸也是融合了李斯武魂,智力大涨。或许也是受到了天道的指引。所以早早就丢掉了长安的官职,直接回到了家乡,然后在荀彧的召唤下出仕曹操。

此番出征,却是以他作为主要的谋士,只因为曹操的几个重要谋士,比如戏志才、郭嘉、程昱都分别出仕别人,麾下谋士只剩下了娄圭和荀攸,其中荀攸显然更具实力。

一番运作,荀彧也只能给曹操三万大军,同时还有一个月的粮草。表示若是一个月还没有把徐州打下来的话,那么他也无能为力。

粮仓里面未必没有粮草,但这是留着对抗南下方云军的。若是这个时候都用光了,那若是方云突然南下,怎么抵抗他的军队?当然按照历史的话,则是留着对付袁绍便是。

一个月的时间,很长吗?考虑到大部队每天最多五十里左右的行军速度来说,从陈留这里到徐州至少也需要大半个月的行军。

换言之,若是曹操在徐州之地得不到补给的话,他剩下的粮食也就足够他原路返回。这年头都缺粮,之前的战争使得大量的田地荒芜,最重要的是缺乏耕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