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 (第1/4页)

门建立起来的王磊来说,这是他可以引以为豪的政绩。

自古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严,所以就算百姓可以状告官员,输了自然是要死,赢了也得被流放或者充军。毕竟百姓就是百姓,不管理由多么正确,状告了统治阶级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对官员权威的挑衅。

若是一点惩罚都没有,那么以后岂非会有更多的人状告官员?长此以往,朝廷的公信力度,还有对百姓的威慑力度,还存不存在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还让不让上官喝喝小酒,和小妾调**,去吟诗作对了?!

法院建立初期,其实不少世家还是反对的,借口就如同上述所讲那样。

方云却支持法院的建立,意思很明确,他就是黄巾军出身的,百姓什么样他还不知道?只要温饱,那几乎就知足了。若是这样容易满足的人,还要冒险状告官员或者世家的话,那本身也说明了这个官员和世家有问题。

这样的情况下,说不得不需要开庭,早在这之前,就已经被监察机构给请去喝茶了。

再说,又不是随便就能够状告,百姓必须要收集足够的证据才行。没有证据的话,那么只能算诬告,诬告是要反坐的。或许这样一来,会使得司法公正的程度受到影响,但问题在于,法院本身就是统治阶级的一个部门,不公平什么的,从一开始就没办法避免。

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让一切‘相对公平’罢了。

从阶级的形成开始,人与人之间,早已不可能再公平。实际上每一种生物从诞生开始,就从来没有公平过。就如同人们常常说的‘没有绝对的自由’,都是同等级别的存在。

距离正式开始改革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所有部门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只等着这一届的大学生毕业,那么改革就会随之开始!

然而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有了另外一件事情,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不仅仅是方云这边。天下的诸侯都不得不重视一件事情。那就是早些时候就发布的蝗灾警报!!

春末夏初。那些尚未死绝的蝗虫卵,开始在地底下孵化,成长为蝗虫的幼虫。方云这边是努力了,把所有的耕地都给翻了一遍,冻死了不少的虫卵,但田边的那些土地,或者其他的土地,甚至丛林之中的虫卵。显然没办法处理到。

古代不同现代,开发程度不高,郊区的树林覆盖面积很广,森林面积也非常可观。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些地方的虫卵,没办法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若要处理的话,只怕要把整座丛林都给烧掉,或者铲除什么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到了晚春,眼看就要进入夏季的时候。田地里面开始出现蝗虫。

这个时候的蝗虫,还只是一些不会飞的幼虫。但它们已经可以开始啃食农作物或者其他植物。再过一段时间,随着翅膀的长出还有食物的短缺,它们就会开始迁移,这就是所谓的蝗灾的真正形成。

到时候,漫天遍野都是蝗虫,黑压压的如同乌云一样。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几乎都被它们啃食一空。蝗灾过后,今年的收成自然也是别指望了,作物都被它们啃食光了。

要说帮凶,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干旱的天气。从去年开始,就没怎么下过雨,今年的雨水更加不充分,若非方云这边的水利设施还不错,只怕很多地方都要彻底缺水了。

干旱使得植物的生长缓慢,甚至枯死。缺乏食物的蝗虫不得不进行大迁徙,来寻找更多的食物进行果腹。在吃饱喝足的情况下,开始进入下一代的繁。殖阶段,到时候更多的虫卵,会出现在各个地方。

什么时候结束?或许某年冷了下来,冻死了这些虫卵,至少冻死了大部分的虫卵,使得出生的蝗虫幼虫,被它们的天敌捕杀大半的情况下,生态才能够恢复正常吧?!

由于今年已经发出预警,所以各地都非常关心这件事情。

随着蝗虫们的孵化,各地县令已经按照原先的预防措施,开始捕杀这些蝗虫。严格来说是捕获,晒干之后送到晋阳来。方云可是许诺过,每斤蝗虫干3文钱的。

幼虫时期的蝗虫的确没有多少重量,但能卖钱就好。一天下各地合计就抓到了近千斤的,不少还是百姓深入到丛林之中捕抓的,那里面也有不少的蝗虫。

零头不算,这一批就要花费三千文,差不多三贯钱。别嫌少,这已经足够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凑合着过一年了。

更别说,这还只是第一批,到了第二批到来,数目已经提升到了五千多斤。到了第五批的时候,蝗虫的大小已经明显增大,这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