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我没法处理这事。”

玛琳告诉女儿,然后几小时不再看她,这让她感到胃疼。好吧,现在让妈妈也尝尝这种滋味吧。

“伙计们,这真是太值了!”

怀亚特说。温迪点了点头,她面色一片安静。

海蒂自从谋杀案后再没有过这样的平静。晨雾将她的烦恼带到九霄云外。她第一次没再想那些糟糕的事情,比如翻船……不,她把这些东西赶出脑海,转过脸来面对层层山峦。

佛的教义在这里似乎是真实的。

薇拉想生命只是一种你必须舍弃的幻觉。随着不断长大,她意识到自己在面对死亡的问题上,看法有了转变。

年少时,死亡不过是哲学上的意义;年过三十,它是无法承受的将来;到了四十岁,它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而在她五十岁时,她已能用更加理性的方式去面对死亡。

订立最后的遗嘱、逐条记录财产、填写器官捐献表、详细准备生前的遗嘱,当她到了六十岁时,她又重新回到了对死亡的哲学理解。死亡并非是失去生命,而是经过一系列的舍弃而达到的顶点。

你必须将自己从空虚、欲望、野心、苦难和挫折,以及一切自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如果你做了,那么你便会消失掉,不留痕迹地离去。

正如黎明时萦绕于湖面上的晨雾。

我对这个想法感到惊骇。蒸发?这会发生在我身上吗?我想要延伸,去填满那片虚无,去收回一切我失去的东西。

我想用所有我尚未说出的话填入这片宁静。

紧急调查

造纸工是第一个向警方报告看到过失踪游客的人。

“你是在他们失踪前还是失踪后看见他们的?”警察问。

“应该是失踪前,”造纸工答道,“不然我怎么会告诉你我看见过他们?”

他们站在造纸工房前,房子是一间有六根柱子的屋子。那些游客曾来参观过他是怎么造纸的:他提起一只桶,把捣碎的桑叶倒在有木框的丝布上,接着他拿起一把木铲,将“黏土”均匀细密地抹在布上。

他现场示范给警察看,还拿了一点花瓣和蕨类植物洒在丝布上,显得鲜艳迷人。

造纸工说那个带着一条狗的漂亮小姑娘非常喜欢这东西。

他走向另一个已经晒干的木框,揭下一张粗制纸,这种纸在美国的文具店要卖到十美元。你能相信吗?十美元。无论如何,那是他们告诉他的,尽管他只要了他们一百块。

小女孩刚拿起一张纸,那个中国女人,想必是她妈妈,便要掏钱买下来。那女孩什么话也没说,甚至没有看她,就像她妈妈不存在一样。女孩发现了用同样的纸做的遮阳伞,这东西在游客中很受欢迎。中国女人又想给她女儿买一把,仅仅是因为女孩朝它看了一眼。在她妈妈付钱之后,小女孩笑了——虽然还是没有看她——我告诉你,美国孩子太容易讨好了,而他们要选的东西也太多了。

雪茄烟厂老板也说美国人来过。他知道他们是美国人,因为没有一个人吸烟,并且他们对上了漆的雪茄盒,似乎远比里面装的雪茄更为赞赏。他们礼貌地看着女工们制作雪茄。

此时警察停止询问,开始赞美一个特别可爱的女孩。这女孩有一张甜美的脸庞和猫一样大的眼睛。她取出一片唱片形的雪茄叶,熟练地把烟草和木质根的混合物,还有多层玉米壳做成的过滤嘴卷起来。

老板使劲回忆着:一个留长发的高个男人买了一打雪茄,是为了可以免费获得一只雪茄盒。当他点燃一支雪茄开始吸时,有个黑人女人十分沮丧。还有一个相当年轻的女人,在脖子上开了一台呼呼运转的小型机器。

雪茄厂老板总结道:这些外国人看上去十分古怪。

几个丝织厂的女工也肯定地说,她们也见过这些外国人。她们的工作是从蚕茧中缫出丝来。她们说有个黑人女人和一个粉红色头发的女人非常好奇,还问了不少古怪的问题。她们问到她们的工作时间。

“只要是有阳光就工作,”纺纱女工答道,“黎明到黄昏,天天如此。”

“那么工资呢?”

“每天两百到三百块。”——还不到一美元。

那如果她们生病或是受伤怎么办?会支付给她们多少钱?

“不工作的日子当然没有钱。”

她们告诉她。这些问题多么愚蠢!警察也跟着点头。

丝织厂二楼要吵很多。这里都是年轻女人,因为是织布女工,必须得有力气操作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